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IMF:全球化若解體 GDP恐損失7%

IMF:全球化若解體 GDP恐損失7%

自由時報 2023/01/17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報告指出,歷經數十年的全球化後,全球經濟若發生嚴重的碎裂化(framentation),長期而言,整體產值最多可能損失七%,若同時發生技術脫鉤,有些國家的經濟產值甚至可能損失八%至十二%。
( l) w7 G) h, s: V& V& g0 w/ [  A4 Q% v5 h- m7 c; j0 C) V! a" T
根據路透、《華爾街日報》報導,IMF指出,即使全球經濟出現有限的碎裂化,整體產值也可能減少○.二%,但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評估國際貨幣體系和全球金融安全網的預估成本。
) _& F3 b7 C$ _( C* M4 g; o& W
* P$ X2 @0 u6 Y' D6 {報告指出,歷經二○○八至二○○九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隨後幾年貿易限制激增之後,全球商品和資本流動變得平穩,COVID-19疫情大流行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一步考驗國際關係,增加人們對全球化的疑慮。9 ^/ V3 s3 \) d- o; L9 [& I( G( D
8 M( G# f9 l$ V1 w
報告表示,多年來不斷深化的貿易關係,已使全球貧窮人口大幅減少,同時透過壓低價格,使先進經濟體的低收入消費者受益,過去這些貿易連結若解體,將對低收入國家和先進經濟體裡相對不富裕的消費者產生最不利的影響。) ~5 r, ^1 f9 @2 \. n0 l% Q" k

5 l, U: R& N( @! [! ?" R0 VIMF認為,限制跨境移民,將使東道國失去獲得技術,以及熟練和非熟練勞動力的機會,並使輸出移民的經濟體匯款減少;資本流動的下降,將使外國直接投資減少,而國際合作降低,將對全球重要公共財的提供產生風險。
' o; ]; ^/ H$ h8 k9 V& ?4 X+ n& ^8 z1 W, c9 u+ i+ ^% |9 _
報告指出,美國、歐盟和中國近來都採取促進本地高科技生產的措施,企業也在轉移供應鏈,已將風險降至最低,產業回流、近岸外包、在岸外包等關鍵詞更頻繁地出現在企業的財報中。7 G7 W; y8 a5 x8 n$ V& c+ c

; B0 O/ y% m, mIMF表示,現有研究顯示,經濟碎裂化愈深,付出的成本就愈高,科技脫鉤會明顯放大貿易限制帶來的損失;而隨著全球經濟轉向金融區域化,加上破碎的全球支付系統,新興市場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可能面臨最大風險。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