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商店有看頭 值得遊客一逛
. G# g6 X/ I" O' h9 M3 J5 J
更新日期:2008/06/09 07:32
5 w) a3 p B1 s) ]8 U/ K(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八日專電)觀光客到紐約的行程多半會列入「大都會博物館」。每年超過四百萬訪客的博物館為了讓訪客除了記憶還能帶點紀念品回家,在館內有供應複製文物、藝術書籍及從收藏品取材的創新設計的「博物館的店」(Museum Shop)。參觀了包羅萬象的展覽之後,到店裡逛逛,也頗有看頭。
9 v3 d4 E& A, y8 z: n+ H+ _/ L( H
7 J8 p% W) c. N% n+ D. x. ^2 I
" ?0 m5 @6 H% h6 h! Z& B9 m「大都會博物館」在一個多世紀前成立之初,就開始出版藝術書籍,並且製造藝術文物的複製品,讓喜好藝術品及對歷史文物有興趣的人珍藏。不過,真正具規模的「博物館的店」是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張。
. h( a- {6 x7 t6 C" |! m
; R' V' I w- W' K7 v
# n6 ~1 r3 k3 Z( z到「大都會博物館」參觀,訪客在一樓大廳的主店可以找到藝術書籍、複製書畫及不同媒材雕塑複製品、取材自藝術品所設計出的飾品和家居裝飾及用品,以及最受訪客歡迎的卡片和文具。在一樓大廳精品店的仿古珠寶則反映出濃濃的古埃及、希臘及羅馬風味。
% ~' n4 c; u# m9 M8 N- k" i. e
' q( y% b9 k4 A I1 S1 } A) R
( ~3 t+ p3 [" n S0 q4 |
目前「博物館的店」佔地共一萬七千七百四十一平方呎,除了主店、精品店之外,在二樓還有由博物館專家與教學專家為兒童們設計的教材、文具和玩具,以及從中世紀到二十世紀各時代和畫派名家作品的複製品和大張海報專櫃。
: T. H# @: O1 ]- |2 \
9 w$ k s5 Q# O
( m4 ^. {- a3 H( G ?" o博物館在一九九六年曾出版一本書,詳細介紹已有百年歷史的「出版及複製計劃」。書中指出,博物館的攝影部門,在藝術書籍出版及文物複製及創新設計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 W* e' k5 N& O1 v
0 t2 r1 h6 o6 u( q P$ m' n
* a/ w1 J9 O( E0 h( ]) @
從一九零六年開始,博物館所有的收藏品都攝影存檔。另外,博物館也授權給知名的專業攝影公司來拍攝館藏的畫作。這些影像資料是博物館非常重要的資產,也是複製及創新設計的泉源。
* C0 O" U7 o3 Z, i% r/ k" p- W+ h8 }. f$ Q
1 B3 l6 Q+ E4 l# H6 m. k4 d2 E" Z. c' N
& b: u- O* ^& N9 Q古希臘及羅馬和埃及的展覽,是「大都會博物館」的特色之一。在「博物館的店」銷售排行榜最受歡迎、最暢銷的複製品當中,就包括了古希臘男子雕像、希臘神話裡的愛神雕塑及古希臘文藝女神繆斯及運動員的頭像。這些雕塑和其他複製文物多半是博物館內製,由製作單位與博物館的專家共同研發。
" u/ P( |/ C( R/ u# o( I: N+ ^* ?9 s( @% M! p3 J
3 D- f3 K1 x$ D3 Q
「博物館的店」最驕傲的部門之一是藝術書籍。「大都會博物館」是全球藝術出版品最豐富的資源之一,學術論著及介紹特展的專書就有兩百五十五項,另外還有四十八項歷史、神話和旅遊的書籍、四十項博物館導覽的綜合介紹、二十項為收藏家編撰的專書、十項藝術與文學的書籍及十項有關文物探索的系列。
: q/ @7 X2 M4 Z c, Z6 f) C: A
% n% ?# D9 X3 Y8 s4 H& E$ x8 Y& d0 s
6 |* |' D$ l! Z3 ^在網路尚未成為銷售管道的年代,「博物館的店」為了打開國際銷售通路,讓沒有到博物館參觀的人也能看到其製品。除了在大紐約地區的三個國際機場設有銷售專櫃,在觀光客最常駐足的洛克斐勒中心、曼哈坦南邊的「南街海港博物館」及美國梅西百貨公司也都設有分店。
% u/ I4 {8 r( M, \+ ?
O0 L* `6 s+ J/ i8 v2 u Z5 I% F3 {
^) d$ Z1 j, \3 Z「博物館的店」在一九九一年與日本三越百貨公司簽約,透過它的國際銷售網,在亞洲的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及歐洲的瑞士和德國,都可以看到「大都會博物館」展品的複製品。之後簽訂的國際授權銷售合約對象包括了法國的國家博物館聯盟,而「博物館的店」獨家代理銷售網已擴及澳洲、奧地利、印度、日本、墨西哥、新加坡及泰國。
, H7 q7 Z4 Y% \6 s4 ^
1 D; }3 x! J/ h, N/ u8 i+ E1 i% N. |9 G; H1 V
藝術授權是全球數位內容產業相當重要的一環。「大都會博物館」在這方面有許多可借鏡之處。觀光客到「博物館的店」逛逛,會有意外的驚喜;從事藝術授權及藝術品複製和創新設計的專業人士若能深入了解其經營模式,應可獲得一些啟發。
# |( P# f( J2 n$ l) O
0 }% W( a* c$ J m& [) m8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