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粥狀動脈栓塞症,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中風元兇

粥狀動脈栓塞症,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中風元兇

粥狀動脈栓塞症,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中風元兇
7 V+ m( p8 `2 [/ G. j4 h   }; n: a" ]' W0 h) k( j+ R
缺血性心臟病與缺血性中風(或稱腦梗塞)都是導因於粥狀動脈栓塞症。- F: M$ _7 i8 ?; C2 ?( e/ E7 S) \

/ U9 @% w. f( N5 b+ n1 O& @粥狀動脈栓塞症是脂肪斑塊沈積在動脈血管壁內,進而造成血管變厚、變窄,失去彈性,脂肪沈澱物上形成斑塊,減少或阻擋血管中的血流,這樣的過程通常耗時多年。
9 N% ]! A. D* m% A$ t! U0 N# o3 P' [6 ~
而後,斑塊破裂引發血小板聚集,造成血栓的形成,進而阻塞血管。塞在腦血管就是暫時性腦缺血或是缺血性中風;塞在心臟血管就會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塞在周邊動脈血管就會形成周邊動脈血管疾病(PAD),通常表現在腳部,如間歇性跛行、壞疽等。0 |* \) p$ |5 ~! b

6 Q0 p( V9 R# }) |5 W而心肌梗塞、心絞痛、中風、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就是粥狀動脈栓塞症所造成的連動疾病。" k+ y- D+ @! c  m+ V- b
) [2 x" X6 ?5 q% r; W$ i" E  c
一項針對44個國家超過60,000名以上粥狀動脈血栓高危險群門診患者進行一年的追蹤分析報告(REACH Registry)顯示,腦血管疾病患者有40.2%伴隨心血管或周邊血管栓塞;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則有24.8%同時伴有腦血管栓塞或周邊動脈血管栓塞;周邊動脈疾病患者則有高達61.5%伴隨2處、甚至3處血管血栓,最是危險。$ P: h' [9 [3 n, A
3 `3 C# s/ y7 h% f  d7 \- ]
而中風患者在五年內,因併發腦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率約有18%,併發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卻高達39%左右,其連動的危險關係可見一斑。6 {' D, }. ]! X, b0 o5 i( u

, `1 p' b6 I6 }# q7 O! x粥狀動脈栓塞的治療,除了飲食均衡,控制好血壓、血糖之外,抗血小板藥物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5 A) h3 u4 K! e  M; p  ^/ v
/ x) w5 B5 `+ s+ i0 @, i大家熟知的阿斯匹靈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以避免血栓的形成阻塞血管,進而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發生。但是亞洲人對於阿斯匹靈的耐受程度較差,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常造成胃潰瘍,甚至胃出血。
+ G$ u* T3 l5 J! t9 t; x" R3 U. @3 k- \" F
根據國際研究CAPRIE發現,Clopidogrel(保栓通)在預防這些缺血事件方面比阿斯匹靈來得有效,在腸胃道方面的副作用較低。對於無法服用阿斯匹靈的病患可以保栓通代替。而對於心肌梗塞或是不穩定心絞痛的病患,不論是歐洲或是美國的治療準則都建議,合併阿斯匹靈與保栓通治療12個月,目前台灣健保規範僅給付9個月的保栓通。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的病患再發生中風的危險則比一般人高出4倍;而發生過中風的病患再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也比一般人高出2-3倍。建議病患若有粥狀動脈栓塞的任何一種,都需要盡快就醫,若治療不適或任何疑問,都應主動了解治療用藥,並與主治醫師諮詢最適合自己的用藥,才能有效預防復發,甚至死亡。3 V* N4 F% y( s
+ F) h3 j+ I4 i% S! ^% L
[發帖際遇]: 阿寶寶買股票重措損失遊戲幣2890720.6 G9 I  f6 G! _) d, ]  j9 U

吾不輕挑戰端!~但無端犯吾者,吾必反擊之.....!
自你[出口成髒][不知收斂]伊始,就該有所覺悟!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難了,報應會來的!
勿慌,莫急...你慢慢等吧!
魑魅魍魎~惡靈退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