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多洗手、勿生食,風災過後小心桿菌性痢疾

多洗手、勿生食,風災過後小心桿菌性痢疾

多洗手、勿生食,風災過後小心桿菌性痢疾 3 k+ k( o) _( G+ p) s& W
' R$ _6 ]6 Q+ t
入秋之後,連續多個颱風侵襲台灣,為台灣帶來豐沛的雨量,然而突降的大雨,也在各地造成不少的災情。醫師提醒民眾,風災過後,因環境衛生問題所帶來的疾病也是國人需特別留意的。其中「桿菌性痢疾」的發生與環境衛生惡化有關,提醒民眾除了儘早完成居家環境清潔外,多洗手、飲用水煮沸後仍多加熱一段時間,對於防止疾病預防將有極大的幫助。
. U7 U7 {: E2 @  h; ?* w8 P+ r0 o. s. y& R2 e
光田醫院肝膽腸胃科何建興醫師表示,風災後,因淹水或積水等居家環境衛生狀況變差,有可能助長疫情的發生。一般而言,桿菌性痢疾雖然致命性不高,但傳染性極高,通常發生在飲水及衛生環境不佳環境,在台灣地區由於自來水較普及,加上抗生素控制,這類疾病對國人的威脅性已大幅降低。何建興醫師指出,這類細菌是經由口、糞、蒼蠅、食物、手傳染,而這類細菌在一般環境生活力並不強,分佈也不如其它細菌廣泛,但在溫度、溼度適宜的季節與地方,是可存活多時。' W& y+ s8 c4 M; t. o
# D$ D- A- F5 S, m  @* Q
一般遭到感染,臨床上從非急性之輕度胃腸炎到急性之腹痛、發燒、嘔吐、水樣性腹瀉、血便等都可能發生,然而大多數的人僅會有腹瀉和下腹疼痛,但極少數會發生嚴重併發症,例如毒性巨結腸症;而針對具傳染性之桿菌性痢疾患者,重要的是做好腸胃道隔離措施,並給予完善之抗生素治療,儘早接受治療,預後效果較佳。; M5 R9 f6 |5 ^7 J/ f! W' Z7 A
: U+ T; S/ F6 k0 a- x0 z
何建興醫師強調,桿菌性痢疾是屬於高度傳染性之病原體,家蠅為傳播媒介,而地下水即為重要的危險因子,話雖如此,但此細菌並不耐熱,加熱一陣即可殺死,因此呼籲民眾不生食、生飲、並避免誤食腐敗食物,而日常飲用水應選擇自來水,且煮沸後能再多加熱幾分鐘;上廁所後記得沖水及確實洗手,是拒絕桿菌性痢疾侵襲的不二法門。! T0 k. T; z( l1 L  V# |7 A1 f
# M- K7 S- ], `6 D: N( ^# H( P
" z0 |: p( j& \
新聞資料來源:光田綜合醫院
; S$ P0 O9 ^* m/ x- n% h3 o5 Q4 |6 I* u7 y1 W
[發帖際遇]: 阿寶寶收取租客本月房租遊戲幣13625.% \0 N4 @% ]+ c" I7 a: X/ G5 P

吾不輕挑戰端!~但無端犯吾者,吾必反擊之.....!
自你[出口成髒][不知收斂]伊始,就該有所覺悟!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難了,報應會來的!
勿慌,莫急...你慢慢等吧!
魑魅魍魎~惡靈退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