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地層下陷

地層下陷

地層下陷/ m1 B# Y* E  _& i6 ]7 q
一般的地層下陷可以說是自然現象,從河流所沖積下來的沙石所構成的沖積平原,當沙石的顆粒愈小,壓實的程度就愈明顯,這是屬於自然的地層下陷。 當外力的作用,例如車子震動,施工震動,建築物的重量等,都會壓密地層,這是第二種無法避免的地層下陷。超抽地下水也會造成地層下陷,這就是屬於人為的破壞了。由於土壤間原本會存在著一些地下水分,這些水分子會有水壓力,因 此會撐住土壤,當我們超抽地下水時, 土壤顆粒間的水分不見了,只剩下空氣。 而空氣很容易被擠出去,這時候就會造成土壤收縮,也就是我們在地表所看到的 地層下陷了,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下列幾種:" L4 x" |9 \: L- j$ G6 D

5 O6 W( x! p" [0 q1 N1.地下水超抽--承載應力減小,導致地盤沉陷。* y# q5 _4 X: R2 ^+ u' r
' X  }* `8 Y, k! @# l' Z' q; |
2.地下水水位下降--承載負荷增加,造成土壤壓密。
4 o5 v9 ]! x% r4 B5 D
0 C" I3 M) K' g2 e3.地面構造物--由於高樓的建造,引起承載負荷的增加。
1 Z% k/ X& `5 p4 y+ T/ V8 ?: _3 f( C
4.地震--砂性土壤因地震而引起沉陷。
- j  Q9 Q  e% y( W$ `
6 f' D+ j! m. k, @& H- |4 I( j5.深基礎開挖及採礦--引起地盤移動,而導致地層,下陷。
6 r+ {1 \7 B( ]/ u8 B; ?% R' P( P! Z1 J6 B. Z
根據經濟部調查,台灣沿海地層下陷面積達一千七百平方公里,相當於六個台北市,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及宜蘭沿海,地層下陷最嚴重 的屏東佳冬鄉塭豊村,廿五年來累積下陷達二 •二六公尺。值得慶幸的是,長期監測台灣沿海地層下陷 的能資所分析近三年來監測資料發現,包括宜 蘭、雲林、嘉義及屏東沿海地層下陷速率有明 顯減緩的趨勢。以嘉義為例,每年地層下陷速率,已從民國八十年的廿一公分減緩到現在的 三•七公分。能資所礦產研究室主任劉進金指 出,嘉義被列為地層下陷監控區廣達二百四十 二平方公里,現在所有監控區內的下陷速率全部小於五公分。

吾不輕挑戰端!~但無端犯吾者,吾必反擊之.....!
自你[出口成髒][不知收斂]伊始,就該有所覺悟!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難了,報應會來的!
勿慌,莫急...你慢慢等吧!
魑魅魍魎~惡靈退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