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9/28 中國房企財務風暴再升溫!恆大集團的三家上市公司今(28日)暫停交易,引起市場關注;金管會證期局今天公布國內投信基金對恆大曝險狀況,今年8月底為新台幣4700萬元,較6月底的5600萬元,兩個月減少900萬元;減少主因有兩大項,包括投資人贖回、股票跌價減損。
' e/ t* T$ W$ g+ k9 P1 { C5 I+ |2 j
根據外媒報導,中國恆大集團深陷債務危機,創辦人許家印在9月稍早被中國警方帶走,中國恆大、恆大汽車、恆大物業等恆大系股票,已被港交所暫停交易。
/ B6 ]/ z$ m: ~- X6 L4 n
6 v1 q; \/ q$ Y4 P# m9 R7 @
根據證期局統計,截至8月底,�

檔投信基金投資曝險恆大,金額為4700萬元,占比全體公私募基金規模僅0.0008%,占比非常低。尤其,若與7月底的5300萬元比較,月減少600萬元,如果與6月底的5600萬元相比,等於2個月對恆大曝險減少了900萬元。
6 o% v' R/ I m0 P5 q" i
M% J% d) ~ U2 u: U5 n/ H
業者表示,所謂投信基金曝險是指國人的投資行為,其風險自負,並非投信業的自營投資部位。根據金管會今年7月時清查,國內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業)均無恆大曝險。
' w) l4 V# k, @0 Y ?. k3 @. h8 S
( A: B! v1 z% l針對銀行業對整體中國曝險狀況,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依規定,國銀對中國整體或個別曝險的法定門檻,均不能超過淨值占比的100%;根據統計,2015年1月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淨值曾高達70.1%,後來緩步下滑,目前國銀對中國曝險仍處於低檔,顯示我國業者的風險意識很高。
$ p( W, Y2 A/ c' ?% P/ V3 f# ^# c; { ?* L/ \$ @
所謂的曝險,包括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三大項目。對此,銀行局官員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國銀對中國曝險總額近1兆102億元,曝險占淨值23.91%,與法定門檻有相當大的距離。
' V/ p' q3 B5 k, k, ]7 Z0 s: G
2 Z' m' v8 B; a6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