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大塞車!陳為祥:檢察官一年平均扛930案 是不可能的任務
自由時報 2023/09/13 司法改革進展備受關注,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常務理事、野火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為祥今(13)日表示,目前台灣司法面臨的最迫切問題之一,是「司法大塞車」,現在每位檢察官一年平均需負責偵查930件案件,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導致司法效能偏低,急需改善。1 V; X- s9 B& E% A+ x
. S5 _( H5 W; I# g7 p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等單位,今日晚間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18場,主題是「奪回人民的司法主權」,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發起人、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以及陳為祥、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和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均受邀出席。5 E& [. Q# E% W! y
' S' b) _- }2 a0 r! K5 U陳為祥指出,先進國家人民對司法的滿意度都有七、八成以上,但台灣只有三成,這是很奇特的現象,偏低的司法滿意度顯示台灣司法需要民主化,拉近司法與民眾的距離,並且「正確」、「迅速」地彰顯正義。
, N, }* ~2 G9 ~' P& U4 D
; v2 {% |5 O8 {/ z6 ]' j董思齊說,司法改革必須要能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更必須確保司法權與社會溝通順暢並落實法律制度的運作,才能建立值得信賴的司法體系,也才能進一步強化國民對政治共同體的認同,從而實現憲法所宣示的「國民主權原則」,將司法主權歸還人民。) i! h z. r7 U& I
* d) D0 w2 f5 g8 v5 c他認為,除了對國會的立法遊說及倡議外,司法從業人員也應放下專業的本位主義,一同加入改善制度的行列。此外,唯有公民權意識的覺醒,加上民間監督團體的集結,台灣才有辦法共同完善這個「由下而上」的司改運動,進而透過強化人民主權,堅定全民對維護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信念。. X( j0 x, r; ]+ n: s! S+ ^3 L
( B4 {2 x3 W& S! L; L林亮君以政治工作者的民眾陳情經歷說明,執法面的警察作為人身行為自由的表徵,若出現資訊不對等或執法威信,甚至過度侵害人民自由或財產,將導致民眾對司法體系的對抗感,進而嚴重影響對國家政府的信任度,要如何衡平警察和司法對人民自由的現場情感,這是很重要的對話。* b; @% c0 {' q* J6 D/ l" [& S
4 j: K5 W4 P3 W- a! \' G7 \$ Y- p# k
關於台北大直民宅塌陷案,她分享行政權弱化的現象,甚至迫使民眾進入其實並非必要的司法程序。該事件暴露台灣長久以來損鄰補償機制不完備的問題,市府在損鄰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薄弱,建管處只是指導單位,並無強制力要求建商完成後續的鑑定及監測等過程,造成民眾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尋求司法救濟。
* F9 m. f6 F& q4 I* g( l' S: U( u1 w& w9 N
林亮君認為,應透過行政權的補強,事前預防、避免民眾被迫透過司法來捍衛自己的權利,以至於在訴訟過程中產生「小蝦米對大鯨魚」的不平衡感,甚至因此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