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運動專欄 2023/09/06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研究發現,運動員和醫生、厭食症患者一樣,自殺率比普通人更高,而國際職業足球運動員聯合會(FIFPro)資料更公佈觸目驚心的統計,多達38%的現役球員和35%的退役球員,曾在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患上憂鬱症或焦慮症,但求助人數遠遠低於實際數字。
. p0 k- @& ?$ n% a1 X2 q1 ?4 T
3 E% c6 [7 s6 l/ ~$ G
義大利門神Gianluigi Buffon年少成名,在未滿20歲時已經代表國腳,卻在25歲時曾患憂鬱症,幸好在積極尋找治療方案,半年後恢復健康。回首個人經歷,他表示:「患有憂鬱症時你會否定自己、喪失感覺,不存在任何理性,但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可以被治癒的疾病。」
% C. a) {: g4 l2 N3 Y1 l
4 Q4 n) e! a, G4 [1 TBuffon強調,我們必須積極面對,與朋友、家人及醫生在一起,而他也說:「記得葡萄牙歐洲盃,義大利對丹麥,令很多人絕望,只有我一個人還能微笑。」 職業足球員有陽光、充滿活力,不必為三餐發愁,理論上是人生勝利組,但面對的壓力往往是不足為外人道。
' P- F3 E7 t) n1 z
1 ^3 A3 d! p1 Z7 n: P9 |# [9 s上世紀90年代,義大利羅馬傳奇Agostino Di Bartolomei在家開槍射自己的心臟,結束39年短暫一生。那天是1994年5月30日,剛好是歐冠決賽羅馬不敵利物浦、痛失冠軍的10周年,而當年,他也有在決賽場出賽。後來,一部以Di Bartolomei人生改編的電影《11 Metres》上映,引起高度關注,但憂鬱症在足壇還是有增無減。
: n, A2 x0 Q$ \9 ?+ K6 D& h5 h' M; c5 @; c2 [+ L' W7 v; H/ O
德國天才Sebastian Deisler於1999年一腳成名天下知,並被視為未來巨星,但是「壓力山大」讓他情緒崩潰。他形容自己在隊友之間格格不入,2002年夏季加盟拜仁後,簽字費醜聞進一步令他走入死胡同,加上不斷的傷患,不幸患上憂鬱症。最後情況一直沒好轉,讓他無緣2006年世界盃,一年後掛靴,那年的他也不過27歲而已。
9 D, v. t/ @" ^7 D
1 i1 F& q7 V1 V2 @5 r" i
2009年11月,前德國國門Robert Enke在鐵路上結束生命,震驚世界足壇。這位漢諾威門將一直以勵志形象示人,本來可能出戰2010年南非世界盃,可惜早在2003年已經患上憂鬱症,3年後,2歲半的女兒因一種罕見心臟病離世,也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7 s- R1 I" e4 Q- P) w
( a' J( ?( d0 A% T6 i7 x! k- X2011年,時任威爾斯國家隊主帥Gary Speed在家中上吊自殺,那時距離其執教首秀也才過了不到10個月。當時讓整個英格蘭足壇都難以置信,因為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時代,他都是備受尊重,甚至在自殺前一日還與老友Alan Shearer去把酒言歡,事前毫無先兆可言。
* K7 g8 o5 h: x2 C8 u
2 R! _' ?8 \4 z+ Z( y7 ~- F N$ U
像人生一樣,足球場上有很多變數,也發生過很多不可能的奇蹟,唯一肯定不變的是,上半場結束後,還有下半場,就算你在上半場有多麼不如意,也該在下半場回來一下,因為還有很多人在等待你、支持你。
) c; m. O5 z3 k# u* T$ v0 H$ `; N3 e( N+ H5 }' b7 B0 l3 b5 q6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