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中國 德擬限制非歐盟投資
自由時報 2023/08/20 在美國近期限制美企與個人在半導體、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AI)等敏感技術領域上對中國投資後,德國也計畫立法擴大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以進一步限制中國在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影響力。7 ^; Z* A4 Z9 U( V
0 o. S0 F9 o2 ^: ~9 Y4 Z德國《商報》引述德國政府一份文件報導,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推動該草案的制定,據此,德國政府可以禁止非歐盟投資人參與投資德國公司;依據該投資審查法案,AI、雲端運算、網路安全與原材料等現有關鍵產業的界定料將擴大,政府可以介入的限制持股門檻也將降低。
* s. |9 R# P0 Q" W6 _' U
3 R* H3 e+ }1 y8 ?2 j3 V降低對中國依賴的脆弱性; O) v4 Q4 z# i( ]! n
德國上月公布首份中國戰略時強調,德國無意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脫鉤,但尋求降低中國風險,亦即多元化中國之外的供應鏈與出口市場,以降低對其依賴的脆弱性。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警告德國企業,未來將自行承受過度依賴中國的金融風險,因為政府將不再為此買單。$ g) Z2 {- J+ e; H4 h
2 M e$ Q! F x. b {6 ]0 [) W
她說,儘管中國仍是德國的貿易夥伴,但其作為「系統性對手」的角色將越來越明顯,因為中國「對內變得更專制,對外更咄咄逼人」。她補充,「因為中國已經變了,所以我們的中國政策也必須改變」。歐盟在二○一九年將中國界定為「系統性對手」。
+ g( L! k J3 C& F/ I
! m# S, C/ q/ m" ~. ?* C: N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馬蒂斯指出,德國對中戰略的轉變,顯示其天真心態開始結束,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德國一直規避經濟與地緣政治利益間的衝突辯論。美國榮鼎集團歐中專家巴欽也說,德國向企業釋出重要訊號,亦即做生意時,必須將地緣政治風險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