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8/17 韓國科學家日前宣布發現常溫常壓超導體材料「LK-99」,若為真,將為人類文明帶來革命性改變,引發全球學界、產業界關注,各國紛紛致力實驗復現,不過,各國實驗結果未出現復現,現全球最頂尖研究機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合成出最純粹的「LK-99」,分析後排除其為常溫常壓超導體的可能性。
2 T* V3 p$ }' z
) p; ~. v( ^7 p+ L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上傳全球最頂尖研究機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團隊所發表的論文,他們使用了「移動式溶劑浮動區法」(TSFZ,traveling solvent floating zone method)成功合成出最純淨的「LK-99」單結晶,之後用各種專業儀器進行了測量。
' \& n3 B9 ~) h/ z* h3 h/ [% A S; m8 _/ y! Y0 q- r D. J1 Y
研究團隊發現,「LK-99」單結晶體高度絕緣且光學透明,是一個在常溫電阻在百萬歐姆範圍內的絕緣體,表現出輕微的鐵磁性和抗磁性,但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部分懸浮,他們得出結論「 我們排除了超導性的存在。」
% U7 a. ]6 l+ D! i6 ]1 }$ U( t7 V7 c/ i8 \* j, F9 v
「LK-99」看到的超導性跡象可歸因於硫化亞銅(Cu2S)雜質所造成的,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團隊合成出的「LK-99」單結晶體沒有硫化亞銅,韓國的「LK-99」則有硫化亞銅雜質存在,並觀察到導電性;團隊認為硫化亞銅在某些溫度或壓力下,導電率會發生突變現象,所謂的「LK-99」超導可能是硫化亞銅的誤導訊號。
& `: ]2 _* @$ ^% e$ H( f$ r
, Y/ z+ x, ?4 N領導研究團隊的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的普法爾(Pascal Puphal)博士表示,「這個故事正好展示了為什麼我們需要單結晶體」,「當我們擁有單結晶體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研究系統的內在性質。」
8 H+ ]; w; N- q
0 i ?. w9 z+ i& O+ o7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