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7/11 基輔郵報(Kyiv Post)》報導,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卡爾(Colin Kahl)10日在倫敦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一場針對美國國防戰略的對話中,被問到中國威脅以武力侵犯台灣時,他表示,此威脅是真實存在的,中國正聚焦在研究全球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作為北京「成本/風險分析」,「如果中國相信國際社會將猶如對烏克蘭所做一般的反應,它就不會採取行動對付鄰居」。
# B9 g2 H# E8 B, F! l& T5 D8 H
; u a; a0 @/ u" l. v+ |# Q《中央社》報導,即將卸任的卡爾指出,國際社會對中國試圖「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反應,將會根本性影響到北京的決策考量:北京若研判國際社會反應將趨近於烏克蘭、而非香港模式,那麼中國受到嚇阻的可能性將會提高,部分因為軍事援助的面向,很大部分則是因為世界主要民主國家對俄侵烏採取強烈的政治經濟反應。
% G4 k% I6 r/ o, p2 t0 O) P7 a; j# d! k% S; `
卡爾在和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美國和美洲計畫主任文賈穆里(Leslie Vinjamuri)對話中,被詢及「有多擔心台灣」、是否確有中國侵台時間表?,他表示,沒有人知道,甚至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己也不知道;所謂「2027年」指的是習近平下令要求中國軍方屆時必須具備可以武力拿下台灣的能力,一旦北京做出這樣政治決定的話。
% X( _2 e- U7 p" _# X* C1 h4 j8 Y3 P" Q- J, J& `. m
不過,卡爾直言,能力不等同意圖,也不意味必然性,中國對台的武統決策涉及許多因素,其中包括國際反應、台海作戰的困難度、經濟成本,其他國家有必要盡其所能嚇阻北京最高領導層做出如此的決策。
8 L) ?( y% E9 e6 {5 _
8 d5 J) E# |% _% }/ S) b6 K卡爾指出,儘管中國在台海確實日益好鬥、採取脅迫姿態,不過,目前尚未有任何跡象顯示,台海戰爭迫在眉睫或無法避免,即使中國確實正多方面發展能力,目標為讓武統台灣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可行選項。
; n6 }* ~4 x- W: @) G
* M4 H% a: S& t9 {卡爾提到,北京確實顧忌對台作戰可能捲入日本、菲律賓等區域內國家,以及歐美主要國家對中「去風險化」、「降低依賴」的趨勢,將削弱中國藉由與全球經濟高度整合所帶來影響力。儘管各國與中國的關係確實存在相互依賴性,卡爾指出,研判民主政體與先進經濟體不會希望在國際危機發生時,成為被脅迫的對象,還因此傷及國家本身重大利益。
2 z H. g8 J Z! y8 ~9 L/ u1 X, n
. o: T' |3 k: d# g* ]0 C
在這場主題為「反省美國國防戰略」的對話中,卡爾近半呈現出美國評估中國是全球唯一對美構成挑戰的真正競爭對手。他指出,根據美方理解,中國在與美國競爭中,中方將盡可能爭取時間「插旗」,並在得逞後挑戰美方能耐:是否願為「收復地盤」而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
4 y' k/ R; z) a3 T: _% X# ?
) W+ f) d" l% x6 R5 y; b; |
卡爾認為,中國如意算盤是在必要時癱瘓支撐美國作戰網絡,使美方難以快速行動、甚至被迫專注國內事務;如此,中國就可爭取長達數週時間,阻卻美國在西太平洋大規模挺進。
* o* B8 C4 b% n! [: p, F7 P
! ]' v5 W e9 W6 l% h, 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