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資誠:台商切入中國信創供應鏈 注意3大風險

資誠:台商切入中國信創供應鏈 注意3大風險

自由時報  2023/07/03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中國政府為解決海外關鍵零組件限制,以及考量自身國家安全問題,正積極發展信創產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的供應鏈;不過,台商切入中國信創產產業供應鏈,須注意股權被稀釋、核心技術喪失以及關聯利潤分配等3大風險。
6 P: O( v! @0 z8 t% o
$ t# E& Y$ R& H2 {所謂信創產業,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包括基礎設施(晶片、記憶體、整機-伺服器/PC等)、基礎軟體(作業系統、中介軟體、資料庫、雲計算等)、應用軟體(ERP、CRM、OA、辦公軟體、MES等)、資訊安全(包括安全硬體、安全軟體和安全服務等)4部分;應用場景則包括黨政、金融、電信、石油、電力、交通、航空航太、醫院和教育等各個領域。
: e5 L- e& u" H* z  g4 x( \; i. b  a1 Y+ s9 S2 ]* e7 W0 O
資誠說明,根據國資委2022年9月底發布的79號文件,對於信創產業發展要求是3個替換:1.全面替換央企信創:OA、門戶、電郵、紀檢、黨建、檔案管理的系統;2.應替就替:戰略決策、ERP、風控管理、CRM經營管理系統;3.能替就替:生產製造與研發系統。雖然目前中國大陸的國內供應商與海外跨國企業仍存在技術落差,但考量其14億人口之龐大內需市場,以及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達1.26萬美元的水準,對於想在中國深耕的台商來說,若被信創產業屏蔽在外,未來發展勢必更加限縮。
$ w0 I* _. i! U# l3 J
8 p6 i# j7 P: z8 O' U# D' D資誠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表示,由於外資切入信創產業並沒有明確的條件要求,因此大多由國資背景的龍頭企業開立條件,引領進入供應鏈。一般而言,台商需要滿足以下幾個主觀條件:首先,新法人的股權結構上需要跟台灣總部有所區隔;其次,必須將核心技術移轉到新法人繼續開發應用;再者,須確保當地自主製造的可行性,提高在地化供應鏈比率;最後則是取得該領域信創產業名錄的門票。他強調,台商應注意移轉的技術必須不違反台灣主管機關對中國投資的許可範圍。7 Z7 Z& E# F5 L: ~

  s! o& E/ h: k! f9 W徐丞毅並提醒,台商須注意股權被稀釋、核心技術喪失以及關聯利潤分配等3大風險。通常新法人會引進國資委或其基金的投資,若未設計好公司治理制度,將很容易被稀釋股權;一旦台商投身國產化供應鏈,相關技術可能也被迫要開放,競爭對手將更容易獲取核心技術。因此,如何防範核心技術外流,產品價值鏈的利潤可以合理地拉回台方,都需與熟悉當地實務的稅務與法律專家規劃討論,並充分評估台灣主管機關與投資人的意見。
5 O$ b' G) \- L! |( a. _8 U# x  v( C- w/ x8 R/ s; O8 e
[發帖際遇]: gravius購買春節福袋變賣所有品獲得遊戲幣30元。
) n8 V0 a$ N3 ]7 Q1 b4 x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