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敬公盃」和台灣業餘錦標賽
羅開新聞 2023/05/18 台灣主管業餘高爾夫球事的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每年除了固定舉辦四大季賽之外,龍頭大賽莫過於台灣業餘錦標賽,這向來是決定國內業餘選手年終排名,進而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的最重要比賽。* r n( r3 W0 ?) H( F- d
) z3 [1 B" v& C9 \- z5 F' n
然而,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台灣業餘五大賽缺了一角,中華高協的旗艦大賽-台灣業餘錦標賽遲遲無法邁入第三十屆,直到今年在「聲寶集團」贊助下,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二日即將於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重新啟動。
/ Z3 L! E/ S+ a# f3 R) i, Y+ n# h
2 U: J; Q1 B5 m9 N5 E) q4 X) A2 O! h台灣業餘錦標賽前身為「敬公盃」,原為紀念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所舉辦的一場比賽,逐漸發展成國家業餘錦標大賽,歷屆冠軍包括葉偉志、林文堂、黃玉珍、呂曉娟、魏筠潔、洪沁慧、曾雅妮、洪健堯、姚宣榆和李玠柏等台灣好手,以及永峰咲希(Saki Nagamine)、Atthaya Thitikul(阿塔雅•提蒂卡)、Viraaj Madappa(維拉傑•馬達帕)、李藝媛(Ye Won Lee)等外國知名人物。
0 C. ]( e! v6 o
+ v4 K% U; z" A- E k& p0 z) T時間回溯至1953年春,何將軍提議籌建台北高爾夫俱樂部(原址在現今青年公園,後遷至桃園縣蘆竹鄉),隔年十月正式開場使用,成為自老淡水球場(台灣高爾夫俱樂部)之後,台灣的第二座高爾夫球場,隨後在兩大球場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合作,中華全國高爾夫委員會於1956年六月成立,當時會址及人員均由台北球場支援,接下來許多全國性的高爾夫比賽活動,也多在台北球場舉行。& b. Z) X* V; E& t
- f; r: _" [( q, A, H" e0 U9 ~何將軍對早期台灣的高爾夫球運動發展貢獻卓越,所以1977年當中華全國高爾夫委員會改組為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獲推舉擔任名譽開創理事長。1 \0 |' z* e. x- j+ a
% |4 ?' z+ @9 s" v2 Y隨著何將軍於1987年十月享耆壽九十七歲仙逝,全國高爾夫各界為了表達永恆的推崇和懷念,1990年在台北球場首度舉辦以其為名(字敬之,尊稱敬公)的「敬公盃」,黃志浪和連佩芬分別贏得首屆男、女子組冠軍。) Y; @' L3 |2 A( J+ i
5 ] k2 D& s# K2 i
經過多年發展,「敬公盃」成為國內最具指標性的業餘大賽,後來冠名為中華民國業餘錦標賽,地位就像美國業餘錦標賽之於美國。" w8 w7 X& `/ F
. O% |' T: P/ X' g2004年,比賽名稱改為台灣業餘錦標賽,隔年上演第十六屆「敬公盃」,不過2006年起只剩台灣業餘錦標賽為人所知,但是知道賽史緣由的老球迷,仍稱之為「敬公盃」。1 j- z+ K& k" _8 c
: @" e/ i% i/ q: c9 [
中華高協主辦台灣業餘錦標賽的另一個目的是透過邀請亞洲各國菁英好手來台參賽,提升我國高爾夫運動水準,增進選手國際比賽經驗,像擁有兩座LPGA冠軍的泰國選手Thidapa Suwannapura(蒂塔帕•蘇萬娜普拉),以及日本好手比嘉真美子(Mamiko Higa)和勝南(Minami Katsu)都曾經屈居第二,其中比嘉真美子在2010年輸給姚宣榆,而勝南在2013年不敵伍以晴,另外劉永華則在2017年擊敗去年參加七場利夫巡迴賽的泰國選手Sadom Kaewkanjana(沙多姆•考坎亞納)。
' _1 s* q, r$ V6 c# j! y- \2 j7 p! ?( I) [" O' L
即將邁入三十週年的台灣業餘錦標賽,預計有一百二十名選手參賽,其中男、女選手各六十名,各國及各地區可組成男女各一隊參加團體賽,像2019年就有十二個國家的選手參賽,包括衛冕女子冠軍大業的提蒂卡、和今年加入美國LPGA的Natthakritta Vongtaveelap(娜塔克莉塔•翁塔薇拉),最後由如今世界排名四十五的韓國選手李藝媛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