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42項關鍵技術 助攻產業強化淨零競爭力
自由時報 2023/04/18 工研院今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等4大面向展出42項關鍵淨零技術,並集結國內24位產官學研專家、全台21家公協會,共同端出淨零解決方案,助攻產業強化淨零競爭力,將挑戰化為商機。2 j, g) k7 E8 P9 P9 z
6 p8 R$ C% U& P. i2 s5 M「下個階段的競爭力,一定是淨零的競爭力。」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受訪時亦指出,應把淨零挑戰視為商機,「台灣在各方面的優勢,可以透過淨零科技得到加乘」。0 h7 A* U7 ?9 @4 C. U7 d
/ O8 j( s: }) J- N* G
鄭文燦致詞時亦肯定,工研院是台灣產業升級最好的夥伴,也是淨零技術的火車頭,期許工研院針對地熱、生質能、電動車、地熱等技術,能給予產業更大的支持,齊力讓台灣的淨零轉型能走得更穩、更好也更遠。8 d# [; ~; s" v+ S8 _0 c
& H1 X3 z+ ^1 m) T1 I2 V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淨零排碳要能成功推動有2大要素,科技投入是邁向2050淨零排碳的基礎,在行政院科技預算支持下,經濟部與工研院攜手產業、公協會合作投入技術研發,而淨零技術若要向下深化發展,財務金融即是關鍵,感謝工研院將技術這樣無形資產連結融資工作,提供企業更多銀彈。
9 O0 E' J0 W. a$ h. H' S) ^8 @ g5 I
林全能亦指出,未來3年經濟部將藉由疫後特別預算支持中小企業低碳化、智慧化轉型,其中就包含145億信用保證資金提供企業8800億元信貸額度,也肯定工研院技術結合21家公協會,「不是只是束之高閣」,鏈結產業界往商品化的方向邁進,創造更好的價值。4 _; p$ F4 K3 h9 m
* F$ P7 t# z, i/ r9 y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因應淨零趨勢,工研院在經濟部指導下透過跨域合作,推動7大項「財、米、友、研、將、查、促」,分別代表減碳智財專利、資金、產業淨零轉型服務團、創新減碳技術、人才培育、企業碳盤查、一站式淨零排放平台,期盼藉此這七件大事幫助產業減碳、提升競爭力。; s+ d2 ?' z2 [" _' ^: i
4 L% K4 M% k7 ]- r.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明,本次論壇有三大特色,首先是免費提供「工研院碳盤查技術」,給參與的公協會上萬名會員廠商使用,協助找出減碳熱點,目前已吸引逾700家廠商加入。0 K% | A+ y/ E/ A$ m9 p' c; e
6 W! o L# o" X第二是「一站式淨零排放平台」,以客戶為中心,彷如百寶箱般全方位提供淨零新知、服務、技術、人才培育等資訊。0 T: F! ~3 I5 O( l% ]4 i, z
+ R. S0 u1 v Z& r' G; U" I
第三是建立全國首創的淨零融資服務,鏈結國內40家金融行庫,讓擁有淨零減碳相關專利技術之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能以淨零專利技術獲得資金挹注,進而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