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4/10 電信網路詐欺犯罪愈來愈暴力化,高等檢察署為「打詐」,自去年6月開始嚴加查緝此類犯罪,截自今年3月為止,電信詐欺所涉境外人口販運案件,已從104案降為32案,被害人也從384人降為64人;且迄今自境外救回的國人累計442人,顯見案件數已呈顯著下降的趨勢。
: Q* s' R# F8 Q7 v
7 i% z3 f. h7 [# U' B/ L; J+ p高檢署指出,電信網路詐欺案件,衍生境外、境內人口販運案件,關於境外案件的部分,自去年9月的104案、被告219人、被害人384人,截至今年3月為止,降為32案、被告64人、被害人64人。
& U; ]1 f- _' |$ {' ~
+ J& P& K" y* v! @2 G
所衍生境內人口販運案件,也從今年1月的40案、被告105人、被害人179人,降至3月的25案、被告98人、被害人93人。此外,迄今由檢警調及相關行政機關協助自境外救回的國人,已有442人。
9 P$ J4 y% `* j. u, T6 u/ R# F& g& \& Z' Y" k
高檢署表示,將督促檢警調持續擴大打擊面,強化數位鑑識,以查獲金流、人流及被害人拘禁地點為目標,積極溯源,遏止此類犯罪,並要求檢警調對該等案件應從嚴、速辦,依法聲請羈押,起訴時求處重刑。
7 `9 C, [& F/ d! {6 y2 I
( ~8 s) j+ w' `關於涉及民眾財損最嚴重的網路投資詐騙犯罪,除著重於一般查緝及專案查緝外,高檢署分別於去年7月及今年2月間,指揮檢警調發動2波專案,查緝透過簡訊、Line、Telegram、Facebook、金融交易平台等投資詐騙犯罪,總計查獲70餘案,被告300餘人,不法所得達35億餘元。高檢署強調,將持續規畫「網路投資詐騙」專案查緝,並適時發布新聞,公布詐騙手法,提醒民眾,避免受騙。
6 ?0 W+ d$ a5 f* Z
* F5 P5 _+ O3 x
查扣此類犯罪的不法所得,以及被害人財損填補,也是高檢署的重點工作,高檢署督導檢警調舉辦9次專案查緝,共扣得逾22億元不法所得,全面保障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
2 G( n2 E' m9 s1 I" H `
7 s2 h% z$ e% `2 O高檢署表示,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是以網路、電信工具(電信門號、簡訊、黑莓卡)、金融帳戶(人頭帳戶、網路銀行、虛擬帳號、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及虛擬通貨,實施詐術及洗錢,因相關工具大多具有匿名性的特色,且多為跨境犯罪,造成檢警調查緝困難,只著重查緝面向,難以回復損害,如何由「來源端」阻斷電信網路詐欺犯罪,實為重要的防制策略,亦為行政院頒布「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的緣由。
) m/ E0 e& \8 X$ l- U
$ u# x* u" {" B; N0 Y0 {高檢署指出,已參加行政院成立的「新世代打詐策略」群組,隨時參與討論電信網路詐欺犯罪議題及策進作為,並與通訊傳播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及數位發展部,建立打詐聯繫窗口,邀集檢警調、行政主管機關及民間團體召開研商會議�

次,且積極參與各行政機關相關研商會議,共同討論具體可行的防制策略,凝聚打詐能量,司法、行政、公私部門全面合作,以達成遏阻電信網路詐欺犯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