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物資搶購與斷電 烏克蘭經濟戰後1年回穩
中央社 2023/02/27 當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時,烏國首都基輔的熱門連鎖超市Novus貨架很快一片空蕩,因為它的國內外供應鏈崩潰。當時新鮮貨物變得稀有,恐慌搶購情況普遍。/ F0 ^! o- y# P9 g: W
9 h! q5 z; r+ b4 j當時Novus和許多在烏克蘭的其他大型連鎖零售商一樣,花了一段時間才適應情況。Novus的的營運部副總監帕納森柯(Oleksiy Panasenko)回憶適應前的景象。 C" A) i9 E+ A
% q5 i. s5 | \0 q他告訴路透社:「(開戰後)第2天,基輔外圍已經有戰事。在(去年)2月和3月,我們的商店成為不只是採購食物的地方,也是人們相聚、交流的場所,所謂提供安定性的孤島。」0 ?& s% z) s. ^% G$ p4 p2 G
4 ?5 f( w- T" L2 q& T到了去年春天,烏克蘭部隊將俄羅斯軍隊逐出基輔後,零售業與更廣泛的經濟面開始復甦。
; o4 C) p% P' O& R; f" \* ^3 A9 J2 H$ P% c9 ~% C
根據由1000多家外商與烏克蘭企業組成的烏克蘭歐洲商業協會(European Business Association)提供的資料,截至去年5月底,47%的會員已經恢復所有業務,另有50%的會員在一些限制下維持運作。% h4 b4 C( J0 M
/ |2 O" D4 ]% w/ t* I不過到了10月,俄羅斯開始發動飛彈攻擊,又對烏克蘭帶來巨大衝擊。俄軍襲擊全國各地的電網與變電所,導致多處在寒冬中斷電,也嚴重打擊烏克蘭的重工業。+ P- e' D8 o5 Y Z2 m' s# X- z4 W
. ^) ^) r- o& \/ I |; P; v
烏克蘭2022年經濟萎縮1/3,創下自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以來最大降幅。在俄羅斯開戰前,烏克蘭全年經濟產出達到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1400億元)。
& n4 h2 K4 s$ Z' d
: F! v) M: }+ I- i: x隨著俄烏戰爭邁入第2年,而且戰事沒有緩和跡象,烏克蘭面臨的挑戰仍然巨大。
& Z7 \8 W: P; A: R0 G1 i
' i2 ?. P; W6 F1 m l根據路透社調查7位經濟學家意見,他們對於烏克蘭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範圍,從跌幅可觀、但遠非去年劇烈的萎縮5%,到小幅成長。" ?; a8 G& E6 \! c$ ^* X6 }3 z) Z8 R
% o j0 a7 S4 K' y1 t烏克蘭經濟的一大阻礙會是可靠電力來源。儘管許多企業陸續找到方法來應付戰爭,根據幾名經濟學家、2名烏克蘭政府官員和2家私人企業高層的說法,那些無法單靠發電機經營的商家,今年營運將困難重重。& u2 j# B; M' U$ ^6 z. j1 s
) o' Z5 q, ]7 u m( j& ]烏克蘭最大鋼鐵廠阿塞洛米塔爾克利福洛(ArcelorMittal Kryvyi Rih)表示,受到停電影響,目前產能只約為戰前水準的25%。' n+ v! S5 e j' W; w# W
+ S0 \9 b# |: Q8 ~
在調查中看法最悲觀的龍資本(Dragon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畢蘭(Olena Bilan)表示:「我們見到(烏克蘭)中小企業相當迅速適應缺電問題,他們採購發電機、電池和其他設備。基礎設施損害程度也維持不大。」. ?5 O8 n1 _9 b9 J
% j/ r& o* C! M6 }: Q
「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2023年經濟萎縮程度將不會如我們預期的嚴重。但我們的預測也設想,戰爭的熱烈階段將在2023年第3季末結束。」她並未說明為何龍資本預料戰事會降溫。( ^- f+ G/ T# A8 c0 W
/ f, P' d U1 b6 ]" V7 j2 ^5 p) X根據烏克蘭中央銀行預估,今年國內生產毛額將成長0.3%;烏克蘭經濟部的預測則是成長3.2%。6 [0 `: W8 z7 `8 U2 R) q
9 Y) {* ]3 i+ J; m" E
烏克蘭官員去年夏天已開始對國家經濟表達更多信心,尤其在聯合國斡旋達成穀物出口協議後。這份協議拯救了烏克蘭農業,農業約占烏國GDP的12%,以及戰前總體出口額的約4成。
1 P5 [) R5 ~! l2 C9 J& Z6 ?/ ~/ X
此外,烏克蘭投資公司ICU的研究部主任瓦弗利希朱克(Vitaly Vavrishchuk)指出,烏克蘭軍事支出大增,當中包括軍餉,也為烏國經濟帶來一大助力。, V% A8 D9 i( k. I( J9 d1 S
3 Q, ]) b" n% L, o% l
根據烏克蘭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資料,去年國防支出達到1兆5000億荷林夫納(約新台幣1兆2500億元),是戰前預定國防預算的約5倍,並且達到相當於烏克蘭經濟產出的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