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驚弓之鳥!中國晶片業者囤料擴及非管制品

驚弓之鳥!中國晶片業者囤料擴及非管制品

自由時報 2023/02/25 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兩名半導體業界人士說,美日荷晶片出口管制協議,引發中國業者憂心恐持續面臨越來越高的設備採購障礙,致使相關業者爭相囤積晶片設備、元件與其他材料。北京一家大型晶片設備公司甚至「將材料、元件塞滿幾個大倉庫」,其中包括不在美國出口管制清單的品項。* D0 b  J# P3 k- w' r: t
" y; W* m5 `& j& s& I3 v1 a, r
儘管美日荷達成該協議,但具體措施尚未公佈,知情人士說,日本企業在等待明確的管制新規之際,仍持續履行對中企的相關合約;預料針對先進晶片技術的新規將於4月出爐。南華早報先前披露,日本在該議題與華府合作,引發中國客戶警覺,二手設備的交易詢問暴增。
9 m  A' o, ]# [! c) y! l9 p7 J" n$ b, l
報導說,由於華府趨於嚴格的規範,官方數據顯示,去年11月、12月中國進口的晶片設備重挫,12月進口4789件設備,年減35.3%,2022進口總數較2021年縮減15.3%。
9 u  s! i+ a& l# H0 U) d$ u" P# B1 O" q9 }0 [9 }. I4 J- E
訂單延遲與干擾恐對中國晶片公司造成問題。中芯國際本月警告,由於必要設備取得困難,斥資76億美元興建完成的北京新廠恐要延遲1、2季才能量產。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本月也聲明譴責美日荷的出口管制協議。& S# t. P) X, F1 i; Y
0 x* R1 t+ m% A4 W- o4 ~; L8 [
中國晶片業者的採購困難顯示華府的管制是如何衝擊北京技術自主的目標。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帕托(Dylan Patel)說,中國半導體製造與設備業者必須採購大量元件與材料,因為一旦其他國家斷供,「中國沒有本土供應鏈」。
+ f) v0 {/ k& w( @3 q
: B' `4 ^( f% C. a% N) q分析師指出,去年10月美國公佈的出口管制,主要針對中國14奈米製程的邏輯晶片、18奈米DRAM與128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形同遏阻中國發展先進晶片能力。中國最近更加聚焦於28奈米與以上的成熟製程,相關製程符合汽車與物聯網的應用。
. B5 ~; `2 F+ T" x8 B* G% D1 N& @0 D# J; x2 N
[發帖際遇]: gravius在廟宇參加擲筊連續22聖杯贏得青年創業金遊戲幣188877元。
) i/ h8 {3 W% L2 Z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