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防堵軍民兩用關鍵技術外流!德國對中硬起來 學術交流也受限

防堵軍民兩用關鍵技術外流!德國對中硬起來 學術交流也受限

自由時報 2023/01/23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德國最新對中政策即將出爐。知情官員透露,德國準備在貿易和技術等關鍵領域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為防止軍民兩用技術落入中國手中,甚至連學術交流也可能受到限制,以降低中國對商業界的影響力;這代表前總理梅克爾時代聚焦商業的親中路線將成歷史。
7 N' q: |& g/ _. a& p; f! @3 s& X( R5 I0 U) R- y0 N- ?
梅克爾親中路線成歷史  }) b9 v; ]( K% C  n. r% w
一位涉入亞洲政策的德國高級官員表示,柏林即將出爐的對中政策正在進行最後潤飾,整個草案內容將有一些相當強硬的措辭,目前草案已在外交部,最快今年夏天,德國內閣將正式批准新的對中政策。0 x- g7 ~: y8 n) y  R; W2 F

: D+ M) a. v2 @/ U熟悉該草案的官員指出,新的對中政策包括更嚴厲的法規,例如限制對中投資,以及政府將對過度依賴中國業務的德國公司進行監督,目的是降低中國對德國商業界的影響力。這些官員甚至指出,為了防止軍民兩用技術落入中國手中,學術交流也可能受到限制。
9 C# e$ T/ l* p, e; Q7 Z0 x
# }. j4 A$ K( x- F% o) u草案的最終版本可能看起來更加溫和,因聯合內閣中的強硬派綠黨和中左翼社會民主黨正在就細節問題進行較量,但整體而言,德國政府傳達的訊息是明確的:將疏遠中國。6 N2 a: J5 c! s  d* a8 z

6 U  p# l7 M6 G8 z$ {! N除了德國,歐洲另外兩個大國法國及義大利,也開始檢討對中政策。歐洲的想法是,俄羅斯在未來幾年只會加深對中國的依賴,能源豐富又是軍事強權的俄羅斯與經濟強權的中國結合,將讓歐洲領導人徹夜難眠。
. G  G( K1 R( o8 g* U2 M4 Y% {) W- w: l9 x! W- Y9 {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估算,若歐洲對中國貿易受到限制,將導致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下降近一個百分點,並對其他歐洲國家產生廣泛影響。然而,若台灣出現突發事件,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歐盟將面臨對北京實施經濟制裁的壓力,因此歐洲需要逐漸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又不能太過於激怒北京。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