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痛非彼痛!別錯把孩子的「骨頭腫瘤」當「成長痛」
. B" N+ t8 {% x" h" b6 h6 v
- i) |0 e( l4 D家裡的小朋友若喊著肢體疼痛,家長們可別錯以為是「成長痛」而延誤治療。台北慈濟醫院最近有例個案,一位七歲男孩,小小年紀竟在左腿骨頭長了一顆腫瘤,痛到跛腳;這顆腫瘤直徑約有3公分,嚴重影響活動,直到孩子接受開刀治療後,才恢復正常。
% d3 l) S! u9 L& J
, ?. T0 v6 W4 W# L% c8 w i9 H「爸爸媽媽,我的腳好痛!」很多學齡前或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常會告訴父母,一下子手痛,一下子腳痛;而正當爸爸媽媽為此心急如焚的時候,孩子卻又說沒事,不痛了。久而久之,爸爸媽媽聽慣了這些話,通常不再那麼擔心,相信「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成長痛』吧!」
5 l U) T4 t) T3 L& ]# K. V V& J! }; W7 U! E/ r4 s
不過,父母如果把小孩沒來由的喊痛當成是身體正在發育時的成長痛,可能會延誤潛藏的病情,錯失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時機。
8 K8 D7 h( U/ P2 _' y
- X. S, u1 G. }
這名七歲的劉小弟,一個多月前跟爸爸說自己的左大腿很痛,爸爸便帶他前往住家附近的中醫求治,中醫師在問診後認為劉小弟只是單純的痠痛,治療了一個月後卻不見起色,才帶到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就醫。慈濟醫院台北分院骨科醫師洪碩穗發現這位小朋友有出現跛腳情形,左腳不太敢踩地,於是讓劉小弟進一步的照了X光後,赫然發現他的左大腿股骨內已經長了腫瘤,而且幾乎快產生病理性骨折,幸好該顆腫瘤經病理切片確定為為良性,開刀治療後現在已無大礙。
q8 K6 {. [6 f6 O
% x$ [0 H( i2 l6 d4 u8 F( }. y洪碩穗醫師解釋,根據調查,成長痛大多發生在2至12歲之間的小朋友身上,它並非是由於骨骼正在「成長」所帶來的。從醫學觀點來看,成長並不會造成疼痛;「成長痛」是從英文”growing pain”翻譯而來,因為它總是發生在成長期的兒童,故稱為成長痛。
1 P% W3 T% ?* C5 c5 ~# ~- v4 Z
; l4 K. x( h7 T, ~ \! t% y5 O並非每個小朋友都會有成長痛,洪碩穗醫師說,成長痛不會影響到發育,而會發生成長痛多半是因小朋友白天活動量過度,跑跑跳跳,到了傍晚或睡覺前,支撐體重的大腿、膝蓋、小腿等部位就會產生悶悶的痠痛感,有的小朋友可能揉一揉就又生龍活虎,但是也有可能會持續1.2個小時。這時候父母可以用熱毛巾敷在小朋友的疼痛部位,加以按摩,情況應該會慢慢改善,如果問題持續不見好轉,疼痛部位也固定在同一點上,就應帶來給醫生做檢查。
1 v1 u" [6 b& J! V
7 A2 e) O5 Z! i0 @7 J" W
骨科門診不時有擔心的爸媽帶著喊腳痛的小朋友來看診,洪碩穗醫師表示這時醫師會先問病史,接著觀察患部是否有紅、腫現象,並詢問疼痛的頻率和當天的活動量等,作初步的判定。一般為成長痛的孩子,就算痛也不會不敢用力踩踏,上述的劉小弟,洪醫師就是發現他左大腿有異狀,有跛行、怕施力的樣子,跟成長痛不像,讓劉小弟照X光檢查後,才明白他的疼痛原來是骨頭腫瘤所致。
+ E" h2 j/ E& ^9 u7 q3 T+ j$ W m# P
5 I- f9 s5 v4 u7 v# s9 L9 i5 @0 R+ `5 T
當孩子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時,究竟父母親該如何知道他們是成長痛或是其他問題呢?洪碩穗醫師指出,主要可從三個面向去判斷:
% D5 t4 X0 B; a$ I
成長痛的疼痛部位一般會換來換去;其他病變則會固定在一個部位。
2 o' I; n$ J# L7 x7 P9 G3 ~成長痛的外觀無異,不會出現紅腫、變形、凸起或是灼熱感。
8 c: ]9 x: }! e" k+ | ]: g成長痛在痛完之後,小朋友又能恢復正常活動量。
0 h3 O- D6 Z4 [# j9 h) K6 r+ w j. Q9 a3 x& Z1 N% y
在確定是成長痛的情況下,通常不需要醫師治療,過一段時間自然會好,如果太痛而無法睡覺,可以用熱毛巾熱敷、塗抹酸痛藥膏或吃一點不含阿斯匹靈的止痛藥;但若是疼痛得太頻繁,甚至還伴隨其他症狀,如發燒時,就要趕緊向可信賴的醫師諮詢,讓小朋友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茁壯。
* ^+ _+ _* F- c$ K) w
7 {/ M- r: y. l* q3 G) A7 {
2 Z) M* V! Z+ t0 T) n& s% b新聞資料來源: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 f# {0 k+ G. ?
$ r' C3 {& y1 h4 s. P)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