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青少年 絕非叛逆使壞 家人師長應主懂伸出援手 減少悲劇發生
& w1 }: @$ h9 _ }" b* N+ M
更新日期:2008/07/09 13:22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 } ^+ N; X8 k7 {4 S. d
一名剛考上醫學系的女大學生,自我要求相當高,由於家中經濟條件不好,進入校園之後,接踵而來的壓力讓她出現重度憂鬱,一個月內暴瘦六公斤,並且產生自殺念頭,所幸適時接受學校輔導與認知治療三個月,才沒有釀成悲劇。
2 d/ S) t2 X; m& T y* X5 X
X5 z& ~$ x- t) X/ K
6 s* O* y( G7 t3 c) _1 p+ f
據統計,國內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有增加趨勢,光是去年共有238個孩子自殺身亡,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陳正宗表示,青少年「鬱卒」的表現常出現嗜睡、學習興趣缺缺以及與同學互動減少等症狀,身邊親友應有所警覺關心。
8 R/ G& }+ Q; _8 R7 b+ S
) Y4 A# n, k# a& R2 f
1 k) V: i3 G( l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同時是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葉金川表示,基金會這幾年進入校園關懷協助憂鬱青少年,發現在青少年出現情緒低落或類似憂鬱症狀時,亟需旁人伸出援手,往往被長輩、老師認為是叛逆、逃避課業壓力的藉口,而忽略了可能是憂鬱症預兆。
9 b& Z# R: v; z: Q( F$ `
, m' S2 e7 C1 W) J
% y3 P* g( a$ p$ i/ g# A5 n在基金會提供憂鬱症相關問題諮詢的網路留言版中,常常有學生上網留言,寫出自己和父母關係惡劣,或是與同儕處不好,課業壓力沈重,以致出現了明顯的憂鬱情緒,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
- F7 G# j/ r0 R6 m/ Q9 Q* W4 i' Q, v2 K' ^1 @0 Y& m5 f- e8 z y
( e, w& \* u5 R! n5 Q類似留言每天都有10多則,從2002年至今,已經累積了8000多題以上,可見有很多的青、少年朋友是有情緒困擾需要提供協助。
' A$ v0 L8 D# G' D
m' M% P0 N' w
% K% l% _1 T% r( N/ a研究發現,在自殺身亡者中約有七、八成生前具有憂鬱症狀,另外,有一成五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盡管不是每個憂鬱症患者都會出現自殺行為,但只要事前預防,就可以大幅減低悲劇發生。
: V) P( G# }/ s1 g9 i
* C ^: m. f; F' ]
+ i+ t2 E- E s事實上,從自殺數字,也可看出青少年憂鬱問題的嚴重,去年的國人死因統計中,發現15歲到24歲的青少年自殺死亡率較前年上升2.8%,高達238人。
( n8 _* l7 O4 x) V0 M! [- @' i; G! H* k* s7 [
& y5 w8 M+ @. o0 e; M9 r陳正宗指出,造成青少年憂鬱的因素有很多種,在症狀的呈現上與成人不盡相同,成人憂鬱可能出現失眠,但青少年卻可能在生理上出現嗜睡與暴飲暴食等症狀。
. X- W0 W) a9 n* H$ v
* K( w/ G/ q1 S3 u3 M+ Q" B
( A$ [6 _! n; ^9 F" p( d1 ^+ J在行為方面,青少年在罹患憂鬱症之後,會明顯對學業或其他事物失去興趣,減少與同學的互動往來,不想上課,缺課次數增加,並常有負面想法出現,身邊的親友家屬應該多給予關懷,適時讓輔導系統介入,讓鬱卒的青少年快樂成長。
! H1 X$ c- B0 r5 I r- w& s3 r2 W4 X* p, t" n; C
# f. M) t& n8 N5 c! ?4 S2 `% u3 p4 Y陳正宗表示,臨床上就有一名大一醫學系的女生,因為自我要求高,家裡貧窮,身上背負沈重壓力,憂鬱到想自殺,還好即時被輔導,才沒有釀成悲劇。
0 f. ^0 D' S$ q: T3 r) ]9 d
( h4 E3 u$ E; D6 {! R" O: V4 _0 V2 p$ N
陳正宗表示,要幫助青少年,不僅要從家庭與學校的宣導教育著手,也要有專業的輔導與醫療把關,這樣對於校園憂鬱症的第一線防治工作更有幫助。
$ V3 o4 I5 |: m9 g6 y
) O) z1 x' a, t. f) S8 Y4 K4 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