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醫學指南》你有跛行問題嗎?漫談椎管狹窄症!
《每日醫學指南》你有跛行問題嗎?漫談椎管狹窄症!
8 i: i, B3 ^( E/ x( }: n o4 K5 M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 卓進益醫師
" B) N9 M, ^3 A' K! l* I* f4 {8 B; ~8 Y0 V$ g/ V/ T
李婆婆,今年60歲,因下背痛、兩臀處疼痛、兩下肢酸痛及走路跛行來門診求診,追溯李婆婆病史,其年輕時即協助丈夫務農或粗重的工作,平時身強體健,並無身體不適。上述這些症狀已持續將近一年,且有加劇的現象,尤其是走路走不到五十公尺就需要坐下來休息,休息完後才能再繼續走,通常坐下來及捲屈身體時,症狀會稍獲改善。
0 e2 A. s2 P+ N. G8 k* z7 w4 W/ y4 t3 N$ K# K, @
身體檢查結果並無明顯神經根壓迫症狀,基本的χ光檢查顯示只有輕微的脊椎、椎間板退化,並無脊椎滑脫症…在懷疑李婆婆是得了椎柱狹窄的初步診斷下,便幫他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核磁共振顯示第四五腰椎處確實有嚴重狹窄壓迫脊髓,配合上臨床症狀李婆婆被診斷為脊椎狹窄。需要做的鑑別診斷為血行性跛行,其表現的症狀為下肢由遠端往近端的腫脹與不舒服感覺而導緻跛行,休息時把下肢擡高,則可緩解症狀。成因多為下肢循環不良、靜脈栓塞等。而神經性跛行,則為脊椎狹窄造成神經壓迫,缺氧,運動、走路時神經需氧量會增加,所以在缺氧狀態下造跛行。
7 a9 z% G5 J1 i# Y
' @6 ^, n3 r6 r* C3 |7 X7 A) r& T何謂脊椎狹窄?即神經管徑(spinal canal)受到硬或軟組織佔住空間造成脊髓受壓迫而產生神經症狀。硬組織可為骨刺或先天性脊椎狹窄(多15∼20歲即發生),軟組織可為椎間板(disc)、黃韌帶(yellow ligament),增生纖維組織…等等。神經症狀可包括下背痛、兩臀或大腿、小腿的轉移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部份病人有所謂神經根壓迫現象(即神經根分布區域的麻木、疼痛或無力…)。- N# U" B4 [9 O9 g" p% V
" I- Q( x2 X1 X$ r- i
治療的方法需要以開刀的方式在神經受壓迫處予以減壓,包括椎板切開術(laminotomy) 或椎板切除術(laminectomy),增生之黃韌帶切除,贅生骨摘除或椎間板摘除…等等,達到神經鬆解的目的。由於李婆婆無嚴重的脊椎關節面退化,脊椎滑脫症,椎間板亦無退化,只要做上述簡單的手術即可達到治療效果,並不需要做椎弓根釘內固定或椎籠椎體間融合術…等等。至於何種時機需要做椎弓根釘內固定或椎籠椎體間融合術有機會將再跟大家討論。
, x2 B( m0 \" I/ N
4 Y( i1 o( f- E% N/ y一般民眾,尤其是這種疾病的老人家,害怕就醫、開刀,一直忍住不適,有的病人長期使用止痛藥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或甚至嚴重到大小便失禁,仍不接受開刀。反觀,願意開刀的病人在接受治療後,通常都不會再有下背痛、轉移痛或下肢症狀,而跛行也得以解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神經受壓迫在症狀出現六個月內接受治療會比較延遲治療來得效果好。所以奉勸大家有病勿忌醫,提早治療與醫師溝通。而一位好的脊椎醫師也應主動告之病人,其疾病自然史、進展,開刀的方式及恢復情形。畢竟脊椎疾患是相當複雜的,惟有充分溝通與解釋才能建立良好、互信互賴的醫病關係。# k; n0 m: X b G+ a F& i
: S4 X+ u+ q# x, F/ w) n; Z% f. h本文摘自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94年6月)
+ _; }2 Y( c0 |" @ W7 P; R- ?
) ^) q) ~6 m: K* u7 h本文作者【骨科 卓進益醫師】
, O1 ^: o! {9 F! N$ D本文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