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瘀青有可能由血小板低下症變成緻命腦出血
皮膚瘀青有可能由血小板低下症變成緻命腦出血 , W4 B. j9 q$ J
7 n% D2 ^* P" s, }6 f7 `+ p& d& n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 劉益昌主治醫師&
! t5 G+ |- O! G 林勝豐主任 0 p4 L0 r! f& j" {8 a5 R
2 J( ?3 i) N+ y+ d m# V6 \# e「醫師,我發現最近皮膚出現許多點狀的紅點,不痛也不癢,另外也覺得皮膚容易瘀青,特別是不小心輕微碰撞後就出現一整片瘀青....」,王小姐今年三十歲,近幾星期來容易瘀青情況越來越嚴重,也發現刷牙容易流血,生理期拖長,量也增加的現象。經詳細詢問病史及理學檢查後,醫師為她安排血液檢查,發現血小板只有5,000/ul(正常為150,000-400,000/ul),紅血球與白血球都正常。進一步檢查證實她得到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經給予適當藥物治療,血小板逐漸回升,皮下點狀出血及瘀青漸漸消失,其他出血症狀也恢復正常。" D4 |) G/ Y( ~! H$ P
, e) t1 |. |, _/ Z* B% u這是典型血小板低下症的臨床表現。血小板是三大血液細胞之一,主司血液凝固與修補作用。正常血小板由骨髓製造後於血液中循環,哪裡有出血或受傷,它便去堵住破口,再呼朋引伴吸引更多血小板前來,共同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形成凝血塊以止血。當血小板缺少身體便有出血傾向,如點狀出血、瘀青、紫斑等,若血小板數太低,甚至可能引起嚴重的重要器官自發性出血,如腦出血、腸胃道或肺部出血而造成死亡。
, [4 \" T3 A1 N9 J0 d1 i. f2 C# g1 ^" G# \1 f& s) {4 d6 u q
$ n9 O8 M& |* ]; G
為什麼血小板會減少呢?0 ]; @; _% U4 B; c$ b3 q
* s$ P& ?( _) q" `第一是骨髓製造血小板的功能減少﹔第二是血小板在周邊血液被破壞增加。血小板製造可因放射線、化學治療或病毒感染等原因受抑制,而骨髓本身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貧血、白血病,骨髓分化不良等皆可引起製造減少。在破壞增加方面,常見的有經由產生自體免疫抗體來破壞,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某些藥物等,而病毒感染也常引起血小板低下,如登革熱病毒、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等。此外血小板低下也常見於脾臟腫大病人,如肝硬化病人因門脈高壓引起脾臟腫大,造成血小板破壞增加。所以進一步檢查除血小板外,骨髓檢查、腹部超音波、自體免疫疾病檢查、病毒感染或藥物相關檢驗都必須考慮。! q( L. c; U8 l! {
* Y3 P& f5 H& E! s/ ~* h在治療上最重要在於找出緻病因。若因自體免疫抗體造成血小板破壞,其治療方式有:3 @/ }' j4 {* q0 q6 D/ m
! J- D' R1 Y4 G+ F, Q6 V7 q8 I
(一)免疫療法,給予類固醇藥物,減少抗體產生造成血小板破壞,
p0 ~9 W- w( |/ }
9 v c& I& h0 p! I; n2 ^(二)脾臟切除術,對免疫療法無效或產生副作用者,+ W1 D! b( e# u
+ g) T# r2 u7 n: g) p) u(三)其他免疫抑制劑,給予類固醇反應不佳者,1 d7 g3 o9 R3 N
( k5 l1 x/ A, ^% j7 z2 i9 Z(四)免疫球蛋白,考慮藥物效果不佳預備施行手術或危及生命出血者。至於血小板的輸注,對因免疫問題引起的血小板低下其效果有限,除非危及生命出血才考慮。
; W' w1 e# T' I- j$ v7 r3 O2 ?3 R& H
) _% m2 o* [, G4 @" [' |綜合上述,我們知道血小板減少的症狀可由皮膚瘀青到緻命性腦出血,因此當發現身上有異常出血點或瘀血時,必須儘快就醫,詳查病因加以治療,以免造成嚴重併發症。 0 v6 j; I9 c3 \" p
; g& V% }$ S, G本文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