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昌樂骨刻文 比甲骨文早一千年

昌樂骨刻文 比甲骨文早一千年

昌樂骨刻文 比甲骨文早一千年
# _; ]! M; x, d* C 更新日期:2008/10/25 03:48 徐尚禮/綜合報導 * K+ l$ P0 A' i; ?6 \( b3 q
近日大陸考古學家證實,在山東省昌樂縣發現的「昌樂骨刻文」距今約四千五百年,比殷墟甲骨文要早一千年左右,這意味中國古文字的出現時間將前推一千年,從而改變已知的中國文字發展史。
% Z; M- ^0 t$ r- I. y! b' e! L  F: |( v8 `" F7 T' u% I! p" [
, V: g# o8 u# F) V
專家認為,「昌樂骨刻文」距今約四千年到四千五百年,屬於東夷文字,為山東龍山文化晚期遺物。
1 Z& q+ |# a* g0 A3 W" y. y& W3 m6 X! Y

7 |4 y( d5 ~5 o! T. S; u2 b二○○四年,山東省昌樂縣民間收藏者肖廣德在龍山文化遺址上找到一塊牛肩胛骨,回家清洗後發現骨上刻有圖案。7 {, w. t4 {( _4 }* D! p* }

. A: v, l. r3 Q$ B$ ^' ?
; ~9 x( B+ K  i從○四年到○七年,肖廣德先後在昌樂縣袁家莊等龍山文化遺址上蒐集了一百多片帶有圖案的獸骨。他曾請多位專家鑒定是否為古文字,但多數專家認為這些圖案是腐蝕或者蟲蛀的痕跡,也有可能後人刻上去的。- R& M9 x+ T2 T# ]' D

  R  k4 |0 E1 Z: N7 u
% p  ~3 [) M" B7 ]: ^; g8 D! ^( X直到○七年七月,肖廣德帶著七塊獸骨請教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才揭開骨刻文身世之謎。經考證,這些獸骨大多是牛的肩胛骨、肋骨和肢骨,還有部分是鹿骨和象骨。從骨頭石化程度、顏色、黏合度等判斷,其年代大約是距今四、五千年的龍山文化時期。# @4 S/ g3 ^; `" }1 P

: _0 Y  w- q( o$ \$ D4 a2 T- h% u  B5 |: K
所謂「文字」為獸骨上面刻畫的圖案,多為豎排。劉鳳君認為應該是一種記事文字,因為「只有文字才有可能這麼集中大量出現」。
& S7 n0 V3 I2 [( j, h
8 \) T3 O" r8 k  c4 }( [* C/ D$ m( K5 s( S/ |# q! y
劉鳳君表示,「昌樂骨刻文」的造型介於大汶口文化刻畫符號與商代安陽甲骨文之間,特別是這些刻文有一些近似微刻,和同時期良渚文化玉器微線雕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屬於山東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
3 E- W  r- g% O2 S0 m+ v4 \) g; R  i/ u1 V

0 Q9 Y" l0 R" g- V由於當時山東地區正處於東夷人居住時期,因此這些文字很有可能就是東夷文字。甚至安陽甲骨文就可能是延續著這些脈絡,幾經演變和發展而成。/ ]- y) P. D4 Y9 L

# m) e/ I$ N" V9 c% y  C. e' b0 q
, a: z0 R. k! v今年七月間,劉鳳君邀請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宇信、山東省甲骨文國際交流中心理事長李來付、淄博文物局副局長張光明等多位專家聚集昌樂。專家們都同意這批文字是比安陽甲骨文更早的一種原始文字,專家們將其命名為「昌樂骨刻文」。
8 Q2 m# O, `& ?5 o1 W% E# t  t: Z' ]; s7 K
. Z, o' I  {2 l$ l/ T- c
劉鳳君表示,「昌樂骨刻文字」的發現,證明中國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做為文明標誌的文字,並將中華民族的文字史向前推進了一千年左右。

吾不輕挑戰端!~但無端犯吾者,吾必反擊之.....!
自你[出口成髒][不知收斂]伊始,就該有所覺悟!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難了,報應會來的!
勿慌,莫急...你慢慢等吧!
魑魅魍魎~惡靈退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