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11/07 金管會證期局今天(7日)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市場上已有237檔ETF掛牌交易,規模超過3.2兆元,ETF已成為投資人投資時之熱門選擇。證期局強調,目前已規劃八項「ETF精進監理方向」,相關具體措施正研議,預計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底前陸續研議完成。
8 [2 x2 h* r: M9 ]8 B) p, J
' Q" M! S8 ^% _$ J
根據統計,2019年底規模1.7兆元的ETF,到今年9月底已增加至3.2兆元,近四年期間規模成長率高達92%;若與去年(2022)同期相比,年增金額達1.1兆元、年增率為52.4%。
* T' I% x5 F6 C; @ b' h, g' x
: g: @- j/ f" E/ e; M; v
針對ETF是否有過熱?證期局表示,ETF種類多元,民眾投資ETF有賺有賠,投資前應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應熟悉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以及注意相關風險。
g3 _6 s7 q" Y" T4 s
8 d5 S q8 x9 s2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今年國際證券監理官協會(IOSCO),已經發布「健全ETF準則」,總計有四大面向,我國也依準則逐步檢視ETF監理不足之處,將針對這四大面向、提出八大項精進措施。
( @ H' ^% t- ^: h
" x6 I% @& o8 ^% Q! s2 t換言之,金管會是以IOSCO建議為參考,進一步研議提出「台版的ETF精進措施」,預計有八大項,在明年底將陸續上路。
2 }$ a5 T+ n& v. W# \
8 W- T- j: F0 t" R
舉例來說,日前,證交所要求今年11月1日起,ETF收益分配必須「全都露」,也就是全面揭露收益分配組成項目與占比資訊,即是八大措施的其中一項。
x' y& ]. Z" o6 s2 G5 q( S6 i3 e$ ~8 P0 @( A3 U
證期局也透露其它ETF強化精進措施之內容,第一個面向是「資訊揭露」,根據IOSCO建議指出,對於ETF投資策略較複雜者,其資訊揭露、ETF費用及成本之揭露及辨識不同類型ETF之資訊提供等事項。
# b( u( s9 a! v* E. k0 f+ A1 t9 m6 {9 A6 r: }: L/ j
而台版的精進強化措施,則是針對客製化指數ETF、smart beta指數ETF及配息來自收益平準金,研議加強資訊揭露。
Q, D, o& f# J) {- M1 {. d/ M6 `( E3 E' Q: E) @
第二面向是「產品結構」,IOSCO認為,ETF之投資策略、套利機制之有效性、投資組合之揭露、即時淨值之提供、參與證券商/流動量提供者之管理、以及利益衝突之防範等事項。而金管會研議精進方向是針對ETF即時預估淨值,以及參與券商、即流動量提供者的部分,研議相關強化管理措施。
( w: k# f; {( l" u2 M
* S( P# Z& N$ ^1 Q E( ]第三面向是「流動性提供」,IOSCO建議,應確保ETF次級市場交易和造巿活動具有流動性。而金管會表示,我們將針對流動量提供者及折溢價研議強化管理措施。
: s( W9 ?* u# m( w2 E: H& r
1 l q- ?3 x+ R( C+ h9 M s. d
第四是「波動率控制機制」方面,IOSCO建議,應適當調整ETF波動率控制機制,以維持價格穩定。對此,金管會已經研議,若ETF在多個交易所上市或交易時,相關波動率控制之聯繫措施。
& Q4 Y9 G7 l1 j& w1 y3 m* r
$ Z0 \2 b/ D7 U& H% [; s/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