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工研院估今年臺灣製造業產值年減1成 明年年增逾5%

工研院估今年臺灣製造業產值年減1成 明年年增逾5%

自由時報 2023/10/24 工研院今(24)日舉辦「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論壇」,發布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受全球需求疲弱、國際訂單下滑影響,2023年臺灣製造業面臨庫存調整,預估產值將年減10.68%,這是經歷連續三年成長之後,重現衰退走勢。
* Y% ]1 m$ b7 g. R# V+ P: l, ]" y0 o" M. h. l
隨著庫存逐步消化,在通膨趨緩、新興科技應用結構需求帶動,外需有望緩步改善,工研院預估2024年臺灣製造業產值將由負轉正成長,約新臺幣23.38兆元,年增達5.49%,四大產業皆恢復成長。
4 H. o. T8 g& n# O0 O/ ]0 R, x& j) h0 n, x
此外,國際供應鏈重組加速進行,產業在生成式AI驅動下帶來創新應用機會、全球運算需求驅動半導體技術突破,工研院建議宜調整全球布局策略、發展新興機制加速創新、深化半導體關鍵技術布局穩固國際戰略地位。
( [" I% _: f* S9 k$ B5 K# k- l) F- ^5 L1 e& t/ c& p% G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通膨雖緩但仍頑強難降、各國央行大幅升息衝擊需求,2024年先進國家發展預估將會趨緩,全球經濟成長仍仰賴新興市場驅動。主要國家製造業PMI雖仍處萎縮區間,但多已連續多月上揚,復甦力道漸強。伴隨出口緩步改善,臺灣製造業產業庫存回歸正常水準,產業景氣將逐漸回暖,業者投資意願增強,輔以節能設備投資態勢延續,民間投資可望轉正。在外需改善、投資轉正、消費穩健下,經濟成長動能回升。惟地緣政治緊張、區域軍事衝突不斷、經濟分化加劇、中國房市走弱、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將對全球經濟帶來一定風險,後續須持續關注。
- t. b% y" P! ?0 m7 B. {4 a
5 ^' x+ d" I5 E3 V: K+ F! q就製造業四大業別預測結果,金屬機電方面,金屬商品報價近期因需求疲弱下跌,但在製造業回暖、中國穩房市政策展延、汽車產量回升下,輔以能源轉型商機、電動車需求仍在,產業景氣可望緩步回溫。此外,半導體大廠衝刺全球布局,帶動高科技生產設備需求回升;綠色/智慧製造商機成形、風能和航太等新興市場崛起,有利工具機、無人機產業升級發展。唯投資動能仍弱、中國下行風險未除,預估2024年金屬機電業產值將成長3.93%。' B& u7 j( u1 c; z
% F# `3 [3 Q) B# t/ U* `% S
資訊電子方面,庫存調整負面效應逐步淡化,手機、 PC等終端電子產品需求已漸復甦,在資料中心建置需求持續帶動下,伺服器銷量增速亦將逐季回穩。5G、AIoT、HPC、車用領域、低軌衛星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展,推升半導體、網通設備、電子零組件、顯示器等產品需求,在低基期支撐下,產值將回復正向成長。預估2024年資訊電子業產值將成長7.57%。
, z1 O% x2 E. c/ O. \" @& j. {% U5 Y/ o. s3 ]# k
化學工業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減產致使供給面緊張、以巴戰爭突發,帶動國際原油價格近期上揚,惟消費增長放緩預期、原油需求不若預期旺盛,國際油市預估將維持供需平衡的局面。2023年10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試行、聯合國永續發展倡議持續下,低碳、永續的綠色產品需求引領產業轉型,帶來產品創新的機會與挑戰。預估2024年化學工業產值將成長4.07%。
, i( j/ Z/ d+ W/ J$ y3 Q3 l
. B% Z  f$ E) W9 |  a9 j4 k民生工業方面,國內民眾外出消費動能回升、國境解封促使觀光旅遊人次增加,帶動國內民間消費回升,輔以國際食品原物料價格壓力緩解,支撐我食品工業產值表現。主要消費國零售業庫存年增率已由正翻負,預期國際市場庫存修正即將結束,伴隨奧運賽事來臨,紡織業成長動能料將反彈,有利民生工業產值轉正向成長。預估2024年民生工業產值將成長3.97%。
: d4 [' D  I. P( Q/ q
: V/ R$ I8 O% ?
[發帖際遇]: gravius透過臉書販賣遊戲幣67元。
) A" o3 J/ F5 a% `* q, k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