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10/17 全球太陽能產業正邁向下一代太陽電池技術轉型,N型太陽能電池將取代P型電池崛起。工研院綠能所自2019年攜手茂迪(6244)推動TOPCon技術產業化,先建立試量產線,以既有P型PERC電池產線擴充升級,進行製程整合與模組驗證,獲得經濟部標檢局太陽能模組自願性產品驗認證首例,工研院也看2024年台灣TOPCon產能將超過2GW。
1 h5 x4 l' F2 A' W. J. {/ U* m$ ?
2 N+ P$ f; k2 L/ [+ [茂迪總經理葉正賢表示,工研院與茂迪的合作為台灣的太陽能產業注入新的動能,也讓MIT(Made in Taiwan)太陽能產品有機會重返國際。而今年起包括元晶(6443)、聯合再生(3576)、中美晶(5483)等進行TOPCon技術的升級,工研院指出,此舉將全面推升台灣太陽能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地緣政治下保持產業優勢,預計2024年台灣TOPCon產能將超過2GW。
$ l/ S9 B' w! p0 ?
- U+ d. H) ^7 v1 i工研院也說,未來若結合背接觸電極,也就是TBC(TBC, TOPCon Back Contact)結構設計,太陽電池效率可再提升2%以上,將更逼近矽晶理論極限29.4%,相關技術發展預估可引領市場超過10年的光景,對產業技術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 i/ I, q8 O7 c3 D6 R- i
5 \+ k7 T3 s1 T6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