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央行重申:外匯存底與主權財富基金本質、目的不同

央行重申:外匯存底與主權財富基金本質、目的不同

自由時報  2023/07/31 中央銀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昨日於政大演講時重申外匯存底與主權財富基金不止在本質上存在差異,目的不同,在操作原則上也不相同,且台灣外匯存底應視為民間超額儲蓄的累積,是國人的財富,並非政府擁有,不宜隨意撥用。$ z$ Q. }  h" R& t* }- E1 o

( r4 [& P- U7 ~9 Y日前因立委提案撥用外匯存底成立主權財富基金(SWF),一度引發社會討論。昨日蔡烱民在演講時指出,早期SWF資金來源多與天然資源出口有關,當時不少石油輸出國,將部分石油收入投資於期限較長、風險較高的資產,以換取較高的報酬率,比如阿布達比於1976年成立SWF;挪威於1990年成立石油基金,並在2006年改為GPFG。" ?( N3 a0 G9 b& l. g( O- N6 ]4 L

6 }( {7 `. D$ {$ f* W4 G, \8 D+ c之後也有如新加坡淡馬錫,財源來自國營事業民營化,或是像GIC及KIC由退休金等公共基金成立,日本GPIF及勞動基金等類SWF,由民間儲蓄或財富而來。
& G$ v! p8 f4 X! w4 r5 p6 |1 P  Q5 ]3 \1 m' |3 n2 ~" R
我國外匯存底已逾5600億美元,為何不直接動撥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台灣經常帳順差反映我國民間部門的超額儲蓄,央行如基於法定職責調節匯市自本國匯市買匯,成為外匯存底,此部分應視為民間超額儲蓄的累積,這是國人的財富,並非政府所擁有,不宜隨意撥用。3 s9 z$ S$ _/ |) P9 H, s" Q
8 c$ d' I. c' o/ K4 k/ F# v1 A) A
此外,蔡烱民指出SWF平常承擔較高的風險,因此報酬率比較高;但發生金融危機時,往往無法全身而退,而遭受龐大的損失,平時較高的報酬率可能會被抵銷。9 L  N% w5 B4 K. z% f- L
7 _( r$ }2 Q6 Z: K
外匯存底的投資標的須具高度安全性及流動性,不宜承擔高風險,報酬率相對較低;否則在金融危機時,如出現重大損失,可能危及央行法定目標 ,無法維持金融與幣值的穩定。
3 R. e. }% W* |, \& I5 V/ p$ }3 j" J$ J3 z0 L
台灣需要多少外匯存底才算足夠?蔡烱民引述IMF說法,最終取決於個別國家特殊需求,並無各國一體適用的標準模型。然而,基於台灣並非IMF會員國,宜持有更充裕的外匯存底,以因應外部衝擊。
6 o4 n9 n* F% B6 ^7 j" E& K5 \* X& A% f! z7 A/ r( w: x
蔡烱民說,BIS調查曾指出,實務上大多數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所持有之外匯存底均較估算值為高,這是因為多數國家尚須考量地緣政治風險等非預防性因子,及可否取得額外的外部金援。0 E7 z6 i$ g- G
; |7 F2 L9 f6 t! D  X& g
以南韓為例,1997年金融危機時,南韓與IMF簽署583億美元之金融援助協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南韓外匯存底遽降,韓元一度貶值38%,也是在與Fed簽署換匯協議後,匯市才得以舒緩。
; B+ Y6 O, _0 B0 `' G. B/ K" }3 _( x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台灣主權信用評等報告,除肯定央行貨幣政策表現及彈性匯率制度,更指出我國有充裕的外匯存底,有助於維持外匯市場秩序及金融市場穩定,這也是台灣為何可以平穩度過前述兩次金融危機,且在2020年疫情、2022年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與金融動盪期間,經濟與金融市場仍相對穩定,充裕的外匯存底扮演重要角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