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23/07/31 中國7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3,連續4個月落入萎縮區間。分析指出,中國面臨通貨緊縮壓力,民間消費力道趨緩,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陷入惡性循環。
& x$ r' J8 X. h$ I" c
6 a' S7 ]- ?' k. E. A5 f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7月官方PMI為49.3,低於50榮枯線,連續第4個月落入萎縮區間。中國4至6月官方PMI分別為49.2、48.8、49;1至3月分別為50.1、52.6、51.9,處於擴張區間。
# S1 d3 ?7 e6 J% P3 I+ }: b
' W d: { u) L& Q& h( q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今天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中國民間消費力道趨緩、民眾遞延消費明顯,內需消費不振,廠商減少生產,於是聘用員工人數、工時減少,導致勞工口袋收入再減少,愈加削減消費意願,形成惡性循環。
' L0 M# y* t" \6 c; P& c+ p# Q% i
0 @4 j( r# e& A4 W; [6 x: W) L4 c邱達生指出,中國有陷入通貨緊縮跡象,目前大多數國家通貨膨脹是來自於需求拉抬,由服務業暢旺帶動;中國物價沒有被需求推升,似乎落入通貨緊縮,這對於經濟發展很不利,沒有消費、沒有生產、所得減少、消費動力再削弱。
3 B6 y+ D0 ^4 \. O9 s5 `
6 ]3 `+ C& a0 [0 K
他說,很多意見認為,中國目前惡性循環情況類似1990年代日本經濟,整個環境條件很不利;中國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生前就大打「雙循環」經濟,這必須仰賴外循環去打動內循環,不過現在外循環阻塞,要靠外打通內循環,目標很難達成。
8 r9 _# k7 P9 d2 W7 Z, Q
1 T q- d8 A6 Y5 T; _& E. Y( _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告訴中央社,中國7月官方PMI低於50榮枯線,這反映了中國在面臨通貨緊縮壓力下,企業不看好、投資意願失;國有企業投資也有一定程度趨緩,難以去拉動民間投資上升,國企、民企和外資表現出其對於未來經濟的不樂觀。
; i7 |) @1 |5 n1 ? w9 A3 u: W/ [# Q) j9 v0 j7 C* K
王國臣認為,中國民營企業主要是由房地產、網路平台兩大領域帶領,不過其在先前一波波官方監管中,幾乎被「打趴了」。官方先前發布壯大民營經濟相關內容,不過民企投資往往是跟著景氣週期走,很難由於政府喊喊話重拾投資信心。
( ^9 w4 D* N" r5 z
5 l8 v N7 q8 t0 z1 ~
他說,目前普遍意見建議中國官方擴大投資救市,不過政府債務累積愈來愈多,這部分有其隱憂;在目前環境中,政府擴大投資是否真能帶動民間投資也是一個問題。
) K: h5 }9 }8 f( k5 q$ @/ o
. ]) e& U& n: b: C, n&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