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3/16 近幾年國內投資動能強勁,根據統計,資本設備進口連續5年成長,由2017年405.56億美元增至2022年752.54億美元,較2017年大增85.6%或347億美元,其中近6成由半導體設備所貢獻,半導體設備進口5年劇增126.8%,占比攀升至48.3%,創歷年新高。財政部表示,隨全球晶片製造競爭加劇,半導體廠商對製程提升及擴產需求殷切,促使半導體設備進口大增。
4 G$ ?0 F0 [7 ~
5 i) i" Z) Q# S* F5 U
財政部統計處指出,資本設備進口由2017年406億美元,2022年達753億美元新高,較2017年大增347億美元,其中203億美元由半導體設備貢獻,為資本設備增長的最大動力,半導體設備進口占資本設備比重也劇增8.8個百分點至48.3%,創歷年新高,且今年前2月已達50.3%、為歷年同期次高。
& Y' y- `6 }' b5 ?4 }
7 N; O3 f% V; X3 E! X若按資本設備類型結構觀察,機械(主要為生產半導體等機器)及電機設備占比各增2.3及1個百分點,其餘均呈下降。財政部表示,電機設備輸入增加,主因近年來隨政府致力綠能設施之建置,推升風力發電機組進口需求。
' s# k( I. U) _" `1 X* l, r
9 p5 p& z6 g H+ r" J' a( U財政部說明,2022年我國資本設備進口以機械設備占6成為主,其次為精密設備占近2成;進口來源以日本占19.4%居首,大多為生產半導體用機械、鐵路用客車、感應器及電動機等,而美國、中國及荷蘭分別占18.3%、16.1%及11.9%,合計4大地區合計占6成6。
6 U. z I' G- \! L5 Q
: W# N3 G$ k4 c* t+ L財政部指出,機械及精密設備中,半導體製造及計量、檢查相關器械比重高逾6成,以自荷、美、日進口較多,其中購自荷蘭的掃描對準機獨占2成,推升荷蘭占我國進口半導體設備比重達23.4%居冠;資通及電機設備進口均主要來自中國,各占約5成,主要貨品包括路由器、伺服器,變流器、電源供應器等;交通運輸設備主要自德國與美國購置飛機,以及自日本購入鐵路用客車。
$ t8 |, d, Q$ U
6 R' X( h8 |% M" J,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