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7月外銷訂單年減12% 減幅大幅收斂

7月外銷訂單年減12% 減幅大幅收斂

自由時報  2023/08/21 經濟部統計處今(21)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表現,訂單金額為477.3億美元,月增8%,年減12%,雖連11黑但減幅較6月的年減24.9%,明顯收斂,7月訂單表現也比統計處上月預期的來得好。
6 y- e$ A/ K* y4 t" C" Z) h" F) b2 [8 b7 O! x8 W. h
統計處6月預估,7月訂單金額落在430至450億美元,年減20.7%至年減17.1%。
) H$ Q9 w2 }, C& u$ d2 i7 e8 N& a
針對7月訂單表現優於預期,統計處長黃于玲說明,7月訂單表現比上月原先預期的好,主要有2個貨品影響,1個是電子產品,另1個是資通訊產品。
( l- `: g  G# p0 }
) e- G; T! X; h# m  f4 _電子產品月增21.2%,年減則是0.4%,減幅較6月的年減22%來得大幅縮小,黃于玲指出,記憶體、IC 設計、晶片通路接單增加,抵銷部分減幅,包括晶片通路商接到通訊晶片的訂單,另有記憶體廠商表示,有東協客戶因應全球營運策略的調整,下了「一次性大單」,因此讓7月電子產品訂單減幅較上月大幅縮小,比預期來得好。
& d$ r* ~8 Q' x1 \) Q
# h4 H  g! g* N8 K, b" A資通訊產品月增3.6%,年減14.9%,減幅也較6月收斂,黃于玲表示,主要是AI熱潮帶動伺服器需求增加,因此挹注訂單優於預期。% _0 |$ k9 G/ X. X, `8 v3 U( r

+ E: t/ A/ m7 t  h黃于玲也補充,7月減幅縮小的另一個因素就是,由於去年7月是訂單長期正成長的態勢下,首次掉到負成長,因此7月訂單減幅較低,也與去年基期偏低有不可否認的關聯。0 H4 o/ d- f, q: l0 X
$ r7 @+ c- L) [! j
按貨品別觀察,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仍不振,供應鏈去化庫 存,客戶下單謹慎保守,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分別年減14.9%、0.4%及4.6%
, i6 L: A7 n' L5 C  M: B. B9 H# Z) t9 q. ?1 u
傳統貨品方面,全球經濟放緩,終端產品需求仍疲弱,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致化學品、機械、基本金屬及塑橡膠製品分別年減25.4%、24.6%、19.4%及18.7%。
2 [* H$ u. v9 v9 f
  a9 A( B3 R, s8 J7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7.9%,較上年同月下降1.4個百分點,黃于玲指出,主因是7月伺服器等資通訊產品廠商提升國內生產比重,致整體海外生產比降低。
7 a$ k/ n8 k) i2 H8 ?" V$ k  E: |5 s* ]# K, M
值得一提的是,按地區別觀察,東協、日本及中港的電子產品訂單的年增率皆翻正,黃于玲說明,東協的部分是記憶體廠商的東協客戶下了一次性大訂單,不見得是長期需求的反彈訊號,後續有待觀察。
7 j( {% h, @: q8 c9 X4 V; E& I
日本則是長期上電子貨品都是呈現正成長,日本長期與我國半導體供應鏈有緊密合作,長期來看晶圓代工、設計或是記憶體都有成長狀況。* a# q* [) h, |$ Q9 I
' ]( H1 R- ^3 U) G: i
中國部分則是通路商接到通訊晶片的訂單,另外IC設計的手機晶片、面板驅動的訂單也是呈現成長情形,這部分是庫存回補、消費性新品推出前的備貨旺季所帶動。. u$ v% ^* p- ~# R0 h- F  ?

6 Y" B% v; A, N" w! b4 [, r% t6 g累計今年前7月訂單金額316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減少19.6%。統計處預估,8月訂單金額落在470至490億美元,年減13.9%至年減10.2%。) l# J0 L8 r7 V
8 B6 w* a& y% Y5 Y5 [9 R7 Q
至於7月電子產品訂單減幅大幅縮減到0.4%,是否有望在8月轉正嗎?黃于玲說明,7月表現好是接獲少部分客戶的大單,並非普遍性現象。- ^: b* B& p. \0 T
5 U7 ?( [) [7 s0 p7 ]3 @
黃于玲繼續說,現在還是庫存調整階段,由於不同貨品、產品的庫存去化速度不同,即使是同個產品,各個客戶的去化速度也不同,因此觀察接單狀況是不穩定,客戶下單相當保守謹守,訂單表現常是上上下下,就是在因應不同階段的庫存調整,整體來看,8月電子產品訂單需求仍不算明朗,也難掌握個別客戶的庫存調整速度,因此現在還很難說。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