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使宿敵台韓合作 站隊美國
自由時報 2023/06/24 台灣與韓國科技公司向來競爭激烈,不過近期他們視彼此較像是商業盟友而非競爭對手。南華早報報導,台韓仍在科技硬體的出口上相互較量,但現在也熱中合作,以應對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包括美中施壓加入其晶片供應鏈等尖銳問題。6 N/ g A, q% B/ w- k1 Y
( h# v# u# P5 S7 D0 e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胡均立說,這兩個經濟體現在重新定位自己是站在美國主導的供應鏈及經濟整合的一邊,「經濟上,南韓與台灣仍是競爭者,但在科學與技術上,他們將展現更加合作的態度」。
% X( D7 S: j, A; @9 @; D- f: R$ w6 x. w
報導說,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南韓三星的部份快閃記憶體模組是在在台灣組裝,而其智慧手機也是使用台廠聯發科設計的應用處理器。IDC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說,「台灣與南韓各有不同的優勢,進一步合作能降低成本,只要採取妥當的資安與專利保護措施,合作的相關風險應該很小」。
: s2 ]. @8 _* V" U; m
; c9 H! X+ I' O9 U; V7 c根據IDC資料,三星的驅動積體電路是由台灣聯電生產。聯電一名發言人說,「韓國是聯電重要市場,公司積極尋求加強與現有及潛在韓國客戶的合作」。
$ e" S& g+ D1 c
9 u" T6 g7 [) @) \: T本月1日來自南韓與台灣商會的60家企業出席台韓經濟聯席會議,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說,許多與會者積極討論晶片合作。該協會補充,台灣對南韓的出口從2020年的151億美元去年上升至222億美元,同時其從南韓進口的商品從206億美元上升至343億美元。
U" x& U. K4 m3 U
% R& z1 W- {$ l, ]2 t6 k3 y身在台北的獨立科技評論者蘇襄(Sean Su)說,首爾的政治人物透過更緊密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來回應對中國的疑慮。他補充,南韓專精記憶體晶片,而台灣較依賴處理器晶片,這意味雙方可以共同合作,而不危及彼此的競爭優勢。
+ t' r( M, X0 m9 O! G; U& ?: W$ ~# S5 L- n: i
首爾向來視美國為安全夥伴而經濟則依賴中國市場,但在親美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北京與首爾間的關係惡化,尤其是在台海議題上。美中自2018年以來陷入貿易與科技爭端,而近幾年北京與首爾的經濟競爭加劇。胡均立補充,尹錫悅的經濟與外交政策正朝美國與日本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