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6/16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指出,半導體市場受制於市場供過於求、價格疲軟的影響,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 5151億美元,年衰退10.3%,2024年在供需逐步平衡及消費市場復甦的帶動下,半導體市場將恢復成長態勢,依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TST)預估將達到5760億美元高峰,年增11.8%,所有關鍵類別幾乎都將呈現正成長。
7 a5 i% ]6 S1 j- h, {* B: z: ^) ]
& \5 } {! p. k9 `% V& M. n3 R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李佳蓁今在該所舉辦的研討會中,指出2023年在整體通膨與升息的趨勢下,終端產品需求在今年遭到壓抑,半導體業營收放緩,大廠預期庫存將在第3季逐步消耗完畢,產業狀況有機會在下半年觸底反彈。
7 V. G1 H# U5 h% |& M1 U5 O
: e+ c9 A" R, s. O7 m8 U# K
她預估2023年臺灣半導體產業預估將達新臺幣4.2兆元,年衰退12.1%。2023年延續去年的通膨和終端市場需求低迷、半導體產業持續調節庫存的走勢,市場受制於市場供過於求和價格疲軟,預估除了分離式元件和光學元件外,其他類別皆為負成長,例如記憶體年負成長達35%。
2 C; l3 m- f* L! @- U
. D7 k4 G: W* t& [3 l就大廠動態與策略布局,李佳蓁表示,記憶體廠商在短期內市況不佳下,仍持續投資高附加價值產品,部署產能以因應下半年復甦後及中長期記憶體市場需求。
- f3 p( t0 R8 K- N( v0 w' ]
; d) d- @1 C! M( B' q邏輯IC大廠包括台積電、英特爾等,隨著AI、資料中心、5G與自動駕駛等技術發展,對於高運算效能需求增加,持續加強製程節點研發力道、擴大產能布局與投資,並推出系列產品滿足多樣化終端需求。
& S7 E5 q( J" u: c
: t( _3 p& r: l+ ~ x: W: }
她預期未來電動車、能源建設等應用領域將有相當高的成長,功率半導體大廠積極布局化合物半導體供應鏈,透過收購、與晶圓供應商合作、長期供貨等策略,獲取穩定的晶圓供應以擴大產能。此外,在強化在地合作的同時,也期望占得在地終端市場先機。
$ r- D3 c0 h$ h$ S( B
- ?9 y" u3 d" m3 c# y* S她也分析,美日歐半導體政策透過獎勵與補助,吸引國內外大廠投資研發與設立晶圓廠,打造韌性供應鏈,但是否可以達成各國預定的目標仍有待觀察。全球晶片製造業者在各國政策的推動、總體經濟環境、客戶需求及終端市場趨勢下,相繼調整設廠的策略,顯示政策驅動業進行全球化布局進行投資計畫。
. z7 U( `# ~& v+ `
( Z) y% {+ t8 Q$ V, P8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