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5/09 民眾申報綜所稅,除了免稅額之外,還有「一般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可列報,納稅人不論採取何種報稅方式,都要先選擇「一般扣除額」,即「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二擇一;而特別扣除額則有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教育學費、長期照顧等。納稅人報稅時若能善用各項扣除額,可發揮節稅效果。
, k5 l5 `; w8 r5 w# S- n u6 [, c2 Z7 E, `4 r
目前標準扣除額12.4萬(夫妻24.8萬元),列舉扣除額則有11項,包括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房貸利息、房租支出、政治獻金等;如果列舉扣除額合計超過標準扣除額,選擇列舉扣除額可以節稅。國稅局官員說明,報稅時若未填明適用「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或是未申報案件,將以標扣額核定稅額,經核定後就不能更改,可能對納稅人較不利;因此,若要適用列舉扣除額,就要記得申報且填明。
1 ~7 P% w( K4 y6 k
/ R& F q G% u% u" X0 s
列舉扣除額中,保險費及醫藥費是民眾最常列舉扣除項目之一,納稅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費(包括壽險、健康險、傷害險、國民年金、農保、勞保、軍公教保險等)可列報扣除,每人最多2.4萬元,但被保險人與要保人須在同一申報戶。不過,健保費可全數扣除,以被保險人眷屬身分投保者,毋須與被保險人同一申報戶。
. v2 T" D# ^8 M O+ M( |9 k4 K
: y! ?; B2 P1 d. E3 }) O) C醫藥及生育費則以公立、健保特約及財政部認定的醫院為限,沒有金額限制,但有保險給付部分不能扣除。官員說明,民眾因治療牙病所需的鑲牙、假牙、植牙及齒列矯正的費用也可扣除;但以美容為目的之植牙、齒列矯正或整形、坐月子支出等,非屬醫療性質,不得扣除。
/ X) g @6 o9 h8 g3 L+ i' t2 |# b2 j
此外,租屋族及房貸族可以申報扣除「房屋租金支出」或「購屋借款利息」,兩者只能擇一,可選擇金額較高者。其中,房租支出每戶最多12萬元,房貸利息每戶最多30萬元、以一屋為限,且須減除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 G9 W7 u- I, e, o+ H7 y" A! M
. S( G5 U- b8 A7 I3 c8 i4 a1 r至於特別扣除額則有7項,其中薪資扣除額每人20.7萬元,若全年薪資不到20.7萬元,以實際薪資扣除。官員說明,薪資採「定額減除」或「費用減除」二擇一,前者可扣除20.7萬元,後者核實減除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或職業上工具支出,若核實減除金額不到20.7萬元,選擇定額減除較划算。
+ R( ]0 G0 p, Y# v3 W$ d+ g+ V) s8 g) J% `* }
納稅人若有5歲以下子女,可申報幼兒扣除額12萬元,以育有2名幼兒的家庭為例,可以扣除24萬元,若適用稅率12%,可少繳2.88萬元。不過,這項扣除額有「排富條款」,適用稅率20%以上、股利所得按28%稅率分開計稅或適用最低稅負制者,不能扣除。長照扣除額同樣每人12萬元,也有「排富條款」,適用對象包括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長照失能第2至8級且使用長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1年達90天、以及在家自行照顧者。
- y, ^" y {( d: f3 `
0 W7 ~- D9 n* z, U' Z. G
另外,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每人2.5萬元,但僅限受扶養「子女」 ,且須就讀大專以上院校。不過,若孫子女的父母均「因故」 (指死亡、失蹤、長期服刑或受宣告停止親權)不能扶養子女,由祖父母申報扶養,可減除孫子女的教育學費或幼兒學前扣除額。
! T2 J; r! C2 C* e( J" b4 R" q$ C4 g) ^% x, n) ?% B, p. f) E
值得注意的是,每人基本生活費調高至19.6萬元,若基本生活費總額超過免稅額及扣除額(含一般扣除額及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合計數差額,還可自所得總額中減除,多口之家受惠大。
# C7 s0 ~- J& b5 S9 E3 A2 B( p) i& c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