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中型集團對中倚賴程度高 CRIF:轉型期恐拉長
自由時報 2023/03/21 根據中華徵信所CRIF最新發布的研究調查顯示,國內資產總額及營收總額均達20億至50億元的中型集團,在持續擴張的過程中存在新入榜集團個數增加緩慢,且對中國倚賴程度過高,恐拉長轉型升級的時間
* J; L& k+ ^) B# y# L) @
, L* t. i; [5 m# e5 I6 u+ l4 NCRIF指出,2021年中型集團的營運表現非常亮眼,包括營收總額、稅後純益總額及純益率都寫下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全球主要國家的疫情政策逐步鬆綁,也使得250中型集團整體營運表現呈現大躍進。+ K4 W/ G9 `. Q6 j+ }% X
" g. U" M! L5 M- ~觀察本次調查,新進榜中型集團僅26個,少於2020年的30個集團,持續反映近3年新進榜集團的競爭者後繼無力的情況。
- V4 ?; E7 {( S6 ~# c+ V( W; x o! f
" T+ E4 i( i7 a. {0 HCRIF指出,合併資產總額超過50億元以上的中型集團雖然由2021年的206個集團增加到222個集團,然而其中合併營收超過50億元的集團卻只有122個集團,較2022年僅成長10.91%;且仍僅占資產總額達50億元以上集團的54.95%,顯示中型集團在資產大型化的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集團營收成長速度趕不上資產成長的速度。3 x8 o) s% ^6 @/ s5 F: z
+ Q5 f1 R% Y% W2 I
同時在222個資產總額達50億元以上的中型集團中,仍有59個集團的營收規模小於資產規模的差距超過一倍,也顯示資產規模與營收規模不對稱的集團依然明顯,意味著這些集團的資產運用效益很低,難以帶動營收成長。
. ^+ h+ R! t; X! f9 O: [/ \3 V9 e3 l5 W
此外,CRIF進一步發現,250中型集團投資中國的分子企業家數雖然由2019年的863家下滑到2021年的688家,但是營收總額、稅後純益額、稅後純益成長率及純益率卻同步創新高;尤其稅後純益連續兩年成長幅度都達20%以上,純益率則更呈現連續4年上升,顯示對中國的倚賴程度有增無減。- C% E5 r) n) |% u
4 o! `. O9 B/ j若和中型集團對中國和東協地區的投資比較,對中國營收總額及稅後純益成長都遠高於投資東協地區;更遑論對東協地區投資的營收總額和稅後純益總額分別只相當於中國營收總額、稅後純益總額的14.43%及11.47%,也顯示偏重中國投資而輕東協投資的情況。這與300大集團加速供應鏈轉進東協佈局的情況明顯有所不同。; A. _. @" U; v6 O y
! V- t+ c9 F* K) P3 `
綜合上述分析,CRIF綜合研判,中型集團處於轉型過渡期趨勢並未改變,尤其對中國倚賴程度過高,也間接反映中型集團的轉型升級工程進度緩慢;但就長期營運面來說,無法擺脫中國的成長貢獻,此一態勢勢將更為拉長中型集團轉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