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2/20 歐美市場受通膨、戰爭影響,國內成衣業普遍認為品牌服飾商今年上半年仍在消化庫存階段,紡織業中、上游的化纖廠業者對今年第1季看淡,認為到5、6月後,去化庫存狀況才較為明朗;但仍有國內化纖業者,趁此期間力攻電動車、高端電子材料。
! Z6 }( V0 f8 R; O9 n+ q7 V
7 [/ N- L' i7 j; o- O* ^8 B; [ i聚酯粒廠新纖(1409)去年落成「UL實驗室」,自2020年起也投資超過1億元建置的「尖端材料實驗室」,可讓新品驗證、量產的速度加快,旗下工程塑膠研發除了應用在3C產品外,也專供高科技材料用於汽車產業,例如:電動車充電槍應用,搶攻電動車商機。
8 t0 u% F x" j
. ]7 l" I8 d0 M5 a& s) S% x
化纖紡織廠遠東新(1402)則除了環保(RPET)回收聚酯,在歐、美地區需求仍大外,也從事新材料持續研發,從過往的服飾擴增到電動車用內裝等用品,對比下較不易受大環境的景氣影響,隨美系電動車逐步擴大產能,遠東新車材產品有望隨之受惠。
* i2 @/ i9 y, a5 m- `0 `. I& F% }/ Q$ [. G- a8 j3 Z
聚酯加工絲廠力麗(1444)近年則因開發3C產品有成,包含國際手機大廠為其供應鏈客戶之一,3C類產品需求佔營收雖不到1成,卻高度貢獻力麗獲利,保持該產品以年成長30%為目標;高值化產品也是力麗將聚酯纖維創新的方向,應用的主軸未來也以車材應用方向努力。
, N( A `4 O! V0 \' {
( g2 _3 X5 e, ?, ]. I+ a'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