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中國轉單效應 研調估Q3起晶圓代工產能回升

中國轉單效應 研調估Q3起晶圓代工產能回升

自由時報 2023/01/18  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受到IC設計客戶砍單續蔓延,今年上半年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將逐季下滑,第2季部分製程甚至低於第1季,下半年訂單可望回補,但全球政經走勢卻是最大變數,產能利用率回升速度恐不如預期,但供應鏈轉移持續、旺季預期心理,仍有助帶動8吋、12吋產能利用率將自第3季回升,2023年晶圓代工產值預估將年減約4%,衰退幅度超過2019年。
. G9 @( |9 X/ U. w8 h* d* e7 S/ U- j, |1 u* n4 A# T. R  h9 w
集邦科技表示,值得一提的是, 地緣政治風險促使供應鏈持續轉移,IC廠陸續預備降低產品在中國廠生產的比重。轉單效應將於2023下半年逐漸發酵,2024年後更為明顯,晶圓代工供需情況會逐漸傾向地區性發展,這將導致晶圓代工廠下半年產能利用率分歧,產能復甦的情形除了取決於客戶庫存水位及傳統旺季因素外,供應鏈分配效應也值得關注。
+ }% C; n& z1 s$ x! h( |8 v
: E. Z6 J- O2 r- I. X就不同製程來看,8吋訂單轉移較為明顯,12吋成熟製程較先進製程穩健。集邦科技認為,智慧型手機、筆電、電視等消費性終端需求進入銷售淡季,庫存去化緩慢進一步影響消費型例如電源管理IC、MOSFET等產品訂單,導致本季主要8吋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
( |* F. ?  U# H) m' i1 G
1 ~0 M1 W4 d4 ^近期8吋晶圓廠訂單回補會在第2季零星發生,主要來自特殊工業用電腦需求,少數客戶轉換晶圓代工廠之間的投產比重,對整體8吋產能利用率貢獻仍有限,產能利用率將與第1季差不多,尚無明顯復甦跡象。
7 B& \: _. ]7 A$ G' n" N  L3 T* C8 X* {& A* W4 `& O# W/ I4 r
12吋先進製程部分,台積電今年上半年產能利用率仍不理想,下半年7奈米產能利用率提升幅度仍有限;5奈米需仰賴新產品旺季備貨帶動,才能回升至健康水準。三星則是包括8奈米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全年皆處低檔,主因受到主要客戶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轉單所影響。
& I7 r: j0 W" R: R& I: R0 f& K: ~* k: O3 {
集邦科技表示,12吋成熟製程包括台積電、聯電、格羅方德等晶圓廠,積極布局車用、工控、醫療等較為穩定的產品,2023上半年產能利用率多維持在75~85%,其中28奈米產能利用率優於55/40奈米等成熟製程,消費性產品比重較高的晶圓代工廠則下滑較多,約為65~75%。* V: Y; \2 @% e

2 M% |0 A1 {: r# B  A- P2023下半年地緣政治風險恐將持續,終端客戶為因應美政府標案率先啟動供應商盤查,而持續進行供應鏈轉移。同時,IC設計廠也已陸續將部分訂單轉向非中國晶圓廠生產,其中訂單多半為8吋產品,相關轉單措施自下半年逐步增加,預期聯電、世界先進等非中系晶圓代工廠,在2023下半年8吋產能利用率復甦表現將略微優於平均。3 X( y# [" e, a9 o
, k0 ~9 a$ Y& T: d  N$ B! j% r
整體來說,在歷經為期長達1年的庫存修正期後,部分終端消費產品可望重啟庫存回補動能,為年底節慶旺季備貨,TrendForce表示,該備貨動能自2023年第2季起由少數特殊規格產品及急單需求帶動,第3季起8吋及12吋產能利用率提升幅度將較為明顯。但考量總經狀況尚不明朗,整體上升幅度恐怕有限,短時間內難以回到滿載盛況。
/ e7 i8 `. B. H1 m7 z
) J  h9 y7 N4 }5 M' m" O晶圓代工中長期的供需狀態將逐漸傾向各區多元產能布局,TrendForce統計,近年來全球將共有超過20座晶圓廠新建計畫,包含台灣5座、美國5座、中國6座、歐洲4座、日韓及新加坡4座。地緣政治促使各國在地化生產意識提升,半導體資源已逐漸成為各國戰略物資,晶圓代工廠除了考量商業與成本結構之外,還有各國政府補助政策、滿足客戶在地化生產需求,同時又要維持供需平衡,所以未來產品的多元性、訂價策略是晶圓代工廠的營運關鍵。
5 n2 N9 k" N7 p% m5 W8 |0 f8 i1 g3 l0 l5 \
[發帖際遇]: gravius變賣所有股票求現遊戲幣7557元。& c! T6 _: S$ L3 Q* I2 t* m+ p' F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