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1/10 台南警方接到報案,有民眾在海邊偷挖「保育類貝殼」,警方立刻派員抵達,果然發現阮男拉著一大個塑膠桶,但他挖的可不是什麼保育級珍寶,而是老饕級的美味「西施舌」;野生西施舌,要靠人力挖掘還要配合退潮時間,有錢不一定能吃到,但警員沒有辨識貝類的能力,與工務局確認該處非保育地後,才認為阮男挖的貝類沒問題,但阮男經過這樣折騰也不想吃了,把挖了半天的西施舌整桶到回沙灘。
$ P( P9 [. `! Y$ _- W/ i/ r1 Z9 i w2 {' q6 W
警方接到110報案抵達現場,果然看到阮男拿著挖土工具、穿著塑膠工作鞋,正在岸邊不斷扒著沙,不時把一團黑色的東西,放進塑膠桶內,桶子裡看見好幾顆貝類,汙泥中貝殼透著淡淡紫光,警員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只能詢問阮男是不是有挖一些非法的保育類,阮男辯解,他根本不知道「西刀舌(註:西施舌的台語)」有違法,附近的漁民都等退潮時才會挖來吃。
2 `7 t# i" P2 F' s( {/ m" ~
9 v8 }" k* Q7 t
晶英酒店的主廚鄭安宏說,阮男挖的「貝殼」,從橢圓的外觀看起來像是「西施舌」沒錯,這種貝類因斧足發達,佔據身體一半以上,所以有特別的嚼勁,曾有業者養殖西施舌貝,但因為水質問題,西施舌貝吃了特定的水藻,產出毒素,消費者吃下去後有些不好的結果,雖然野生的西施舌不太會吃到這種水藻,但必須靠人力挖掘,所以這種老饕級的美味,有錢都不一定吃得到的海味。
$ R5 n7 {& w. m! E) t
5 l0 b9 u5 W1 ?6 B2 H$ C西施舌可以鑽進沙下60公分,等到退潮水淺時,才會往上爬伸出管狀口器進食、排泄,這時候是挖掘西施舌的時機,許多沿岸漁民就是在這時候挖掘西施舌貝,西施舌料理與許多貝類相同,大多是加入九層塔、蒜頭與辣椒連殼拌炒,或是川燙後沾醬食用,西施舌貝最大特徵是長長的口器、發達的斧足。
' J- C" l5 f6 ^4 R% \4 b4 ^. g& j8 o0 N8 n k3 i
不過,等警方確定不是挖什麼稀有的保育類後,阮男沒心情吃了,把挖了大半天的整桶西施舌都倒回沙地裡。
" u7 T/ `# ^; S; c
9 d! Q4 r$ x( @ `6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