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審法最大幅度修正 司法院說明9大重點
自由時報 2023/01/12 立法院12日三讀通過《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修正草案,增訂36條、修正41條,規範密度較現行法僅41條大幅增加,這是智審法施行14餘年以來,最大幅度修法變革。司法院12日說明,本次修正重點在於營業秘密的保護更為完備,使護國群山安穩發展,並建構更具專業、效能及符合國際潮流的智慧財產訴訟制度,共有9大重點。8 R0 \, W, Y9 }. d* w2 _8 X: L, q! e: o
6 r& l8 v, d, O# F司法院表示,智審法2008年7月1日施行以來,僅於2011年、2014年進行微幅修正,隨著實務案例累積,司法院籌組「智審法研究修正委員會」,先後進行18次會議,聽取審、檢、辯、學及關係機關各方意見,綜合學理與實務運作,並參考國外立法例,全面通盤檢討並進行制度性變革。
1 n! p1 U' |1 e* x
# L. }3 S! s B$ Q+ C) {. u4 H( L司法院說明,本次修法共有9大重點,首先,將第一審智慧財產民事事件明定專屬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管轄;侵害一般營業秘密罪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含附帶民事訴訟),改由智商法院第一審智慧財產法庭審理;另配合國家安全法規定,增訂侵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刑事案件,由相當於高等法院層級的第二審智慧財產法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同時明定最高法院應設立專庭或專股辦理智慧財產案件。
& `% w- y$ ]7 w+ C" m
1 j0 ]. Q6 ?% F; Q增訂營業秘密卷證去識別化的代號或代稱、卷證資訊獲知權及修正秘密保持命令制度,並將違反秘密保持命令罪,改採非告訴乃論,提高刑責;另引進境外違反秘密保持命令罪。9 R( n" j. E( t' U2 |4 r1 [6 |
! _. H9 A! \# h( E; T
第二,增訂採行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的特定事件,或其他事件因案情繁雜或有必要時,法院應與當事人商定審理計畫。另為提升訴訟效能,並規範違反審理計畫事項的法律效果。) }/ R" p! r' f# l4 V s2 Z
; I) R9 p* V* p* ~# k7 Y
第三,考量智慧財產民事事件具高度法律專業,為保護當事人權益,促進審理效能,新增特定類型的智慧財產民事事件(如因專利權、電腦程式著作權、營業秘密涉訟之民事訴訟事件;上訴第三審及再審事件等)皆強制律師代理。2 s; J1 A5 F' G* V$ ~! W' I
7 @) R; ?0 z- |" T) ?+ F; H第四,參考日本《特許法》規定,引進起訴後得聲請法院選任中立技術專家,執行蒐集證據程序的「查證」制度。又為求專業、妥適、迅速解決當事人紛爭,增訂準用商業事件審理法採行的「專家證人」制度。! \- e# N5 z- y2 s h
' o Y* o* c$ S五,增訂建立司法審理與行政審查間的資訊交流制度、徵詢智慧財產專責機關意見制度、專屬授權的訴訟告知義務及智慧財產權有效性判斷歧異的再審限制,以避免裁判歧異。
6 D# y& \+ e& h" ]- F1 w4 F: I/ ?, [+ G X$ d- @5 M" a5 P
第六,技術審查官製作的報告書,法院認有必要時,得公開全部或一部內容;且應給予當事人辯論機會,始得採為裁判基礎。降低被害人舉證的證明度,另課予被控侵權行為人具體答辯義務。, W- `- O' X7 H
0 k1 V( x& ^6 G第七,修正擴大運用科技設備參與訴訟程序對象,及增訂裁判正本得以電子文件送達。第八,為保障被害人的權益,增訂準用刑事訴訟法關於被害人訴訟參與規定。第九,修正「更正再抗辯」制度及「附帶民事訴訟程序」等規定,強化訴訟的紛爭解決機能。3 R9 u5 {' L" p5 E" o1 U0 `
+ e5 I: L( b; `: A0 z; I司法院表示,未來會持續舉辦各項智慧財產訴訟研習課程,並加強營業秘密、國安營業秘密訴訟保護等專業研習,強化法官的專業知識養成;並藉由各級法院設立辦理智慧財產專庭(股),及智商法院智慧財產法庭實施民刑分流制度,以建構專業、妥適及迅速審理智財案件的訴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