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10/02 原本被認定已滅絕的巴西「奇異大耳棕蝠」(The strange big-eared brown bat ),一個多世紀後又重現人間!研究人員2018年收集的1隻蝙蝠,經鑑定為這個神秘物種的一員,確認了這種蝙蝠的第2個已知紀錄,並揭示了牠們仍存在於不同地形和海拔高度。
3 k4 h5 E; k6 x0 p l3 ]+ Z
3 x }2 j- ^% u) \( r) A' u2 A4 w5 R據《SciTechDaily》報導,自從科學家在1916年首次描述奇異大耳棕蝠(學名: Histiotus Alius)這個物種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牠們,唯一的標本保存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但2018年11月,巴西科學家在該國中部的帕爾馬斯草原野生動物保護區(Palmas Grassland Wildlife Refuge),新發現了一隻大耳棕蝠,將牠與該地區常見的熱帶大耳棕蝠(Histiotus velatus)進行比較後,發現這種蝙蝠完全不同。
7 O: ?2 \( @( Q) A1 L$ f5 t0 ^
. W" i _2 ^$ c( v f C1 `; t5 G據該報導,該身份不明的大耳蝙蝠死後標本,被存放在巴西里約熱內廬國家博物館,以便進一步研究,進一步與該屬數百種大耳棕蝠比較後,研究人員最終確定該蝙蝠是「奇異大耳棕蝠」,確認了該物種第2個已知紀錄。奇異大耳棕蝙有橢圓形的擴大耳朵,耳朵由一層很低的膜連接; 背毛和腹毛呈深褐色,體長約10到12公分,這些特徵組合最像「南方大耳棕蝠」(Histiotus magellanicus),後者幾乎沒有連接耳朵的薄膜。
- L# _+ i! c6 K7 j
1 W6 }% s4 R) m
研究人員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確定奇異大耳棕蝠仍存在於當地保護區,分布在茂密雨林到海拔1200公尺高地等多個地點,然而,該物種分佈增加並不代表其保護狀況獲得改善:「奇異大耳棕福」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數據缺乏」(DD)級別,牠的棲息地、高度分散的大西洋雨林,目前正受到農業活動的壓力。
6 C: M' B4 R9 i0 i3 D `9 X7 u' m
$ n' o/ d(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