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7/07 加拿大1位農民透過「比讚」的表情符號,回覆買家所開立的合約,不過最後農民卻未履行合約,雙方因此對「比讚」的表情符號產生意見分歧,鬧上法院。加拿大西部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法院近日裁定,「比讚」的表情符號在合約上,視為與簽名同意合約具有同等效力,因此未履行合約的農民將須支付8.2萬加幣(約新台幣192萬元)的違約金。
3 \% J! I# a2 I, R1 z* L2 O- n9 |$ R
- i' v( Q r8 @2 u
綜合外媒報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一位穀物買家肯特·米克爾伯勒(Kent Mickleborough),於2021年3月26日向農民克里斯·阿赫特(Chris Achter)表示有意購買86噸的亞麻,在雙方通話結束後,肯特向克里斯傳送一張合約照片,並附上一段文字訊息「請確認亞麻合約」,不過克里斯僅回覆「比讚」的表情符號,最後並未按照合約規定時間交貨。
6 Z O; b+ t+ x3 j. x+ y+ l( \6 j& H- w5 g2 t( z4 Q
雙方因對表情符號認知不同而鬧上法院,肯特表示,克里斯回覆「比讚」的表情符號,代表著他同意合約中提及的條款,不過克里斯卻稱,他沒有時間審視亞麻合約,「比讚」僅表示他有確實收到肯特傳給他的合約。
/ b) k5 Q' e* d6 o- ?, k2 ~& m6 R3 q @. r
對此,法官蒂莫西·基恩(Timothy Keene)認為,「雖表情符號是簽署文件的非傳統方式,但儘管如此,在這種情況下,這是傳達『簽名』的有效方式。」法官認為該合約具有執行力,因此判克里斯違約,並須向肯特支付8.2萬加幣(約新台幣192萬元)的損害賠償違約金。不過克里斯的律師對「比讚」的表情符號含義提出了質疑,表示克里斯並不是「表情符號方面的專家」,且若允許「比讚」的表情符號表示「接受」,那將為包括「碰拳」和「握手」等各種表情符號,開啟新的解釋定義。
: m k* J x( e. Y; [
x% O6 a0 ~+ n針對此案件,法官蒂莫西不僅一度引用了dictionary.com中所提到表情符號的定義,並參考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對此類案件判決。蒂莫西表示,「法院『不能』,也不應該試圖阻止表情符號的技術和普遍使用的潮流,這似乎是加拿大社會人類溝通方式的新現實,法院必須做好準備,應對使用表情符號等可能帶來的新挑戰」。
' s" r4 J( T1 C5 [' _. G: y/ S
- t$ @7 w/ W'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