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4/09 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宣布,透過不同基因的老鼠測試實驗中證實,大腦特定區域的活性與適應壓力的能力有關。該團隊發現,老鼠大腦中的機制也同樣適用於人類,此實驗的發展將能為憂鬱症的治療方法帶來不小的進步。該論文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上。
! F: I5 ~+ o3 x: [9 E8 r
5 t5 A' X7 P6 w3 O根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京都大學分子神經科學專家内田周作和團隊成員準備了十多隻天生對壓力有較強和較弱耐受力的兩種老鼠,並且將攻擊性高且體型較大的老鼠與兩種老鼠放進相同的籠子裡,經過數天後團隊發現,抗壓性較強的老鼠仍然積極地進行社交互動,而抗壓性較弱的老鼠則傾向留在籠子的角落。
7 m6 M- X/ p1 ^4 M
9 J. D/ `/ Y2 f4 r# ^3 b
團隊研究抗壓性弱的老鼠大腦時,發現一種調節基因活動的「Fos蛋白質」出現明顯減少的狀況,進而導致社交認知相關的腦區活性下降。研究人員通過人為增加老鼠腦中的Fos蛋白質,發現即使在壓力的環境下,老鼠的社交行為竟然不會受到影響。
0 F/ v) ]: l2 _8 I8 w5 P1 N9 V7 ~! c
目前已知憂鬱症患者的腦中也有Fos蛋白質減少的情況,專家表示,這項實驗的發現將能更了解壓力引起的憂鬱症等疾病的原因,並且有開發新治療方法的可能。
- u* Y9 ~- I* a8 ]+ R1 P$ z( P
& Y5 p3 u' B' K# O$ b+ X熊本大學精神醫學專家指出,所謂的「Fos蛋白質」是一種人和老鼠都共有的蛋白質,因此該實驗闡明了它與壓力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由於精神疾病涉及多個腦內神經網路,因此應該需要再進一步調查大腦中的其他區域。
6 o% _% n# X9 F8 I0 M* | H8 L
" D L) S- ], l. R# n4 M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