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23/04/26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爭取連任,儘管他支持率低落,許多民眾也不願看到80歲的他再執掌白宮4年,民主黨政要仍予以力挺。美聯社整理拜登現在宣布競選的原因和日後可能發展如下:
" L# M9 E9 U$ _7 T, u8 p) h2 @4 T; r0 u9 V3 n- \
●為何現在宣布?
, I1 @6 E; s9 X5 _. K( x5 P
, }/ X& b a0 D- r7 q2 b1 n
拜登(Joe Biden)今天正式宣布角逐連任,代表他現在可以直接為自己的競選活動募款。競選經費將用於薪資和後勤工作,以利擴大2024年大選工作團隊,並舉辦總統官方職務之外的活動。
+ j& j7 ?& s* @( c' ?% G
H: ]) r$ {& T2 M9 a S# {拜登計劃28日在華府與民主黨大金主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領袖共進晚餐,屆時他將特別關注出手闊綽的那些人,以確保自己的連任競選活動資金充裕。
. X+ w- p& G H5 ~1 e0 |
5 M% B, `. z$ ]- C1 U/ N% |) s9 G/ o
之前一些民主黨贊助人和幹部已開始抱怨連任活動沒動靜,最新聲明與28日的聚會有助拜登讓他們放心。
) f" O/ m& v+ D7 Z) S& @. q! e( ]4 t" g7 G& Q! X
拜登等到4月才宣布的另一個理由則是:這樣一來,他就不用公布今年第1季競選連任的募款金額。贊助人通常第1季會放慢捐款步調,而且歷經去年秋天期中選舉後,一些民主黨大金主也希望喘口氣,之後再衝刺明年總統大選。
! l8 t* m4 U F2 A% {1 [
3 h" A. T9 o; ]: l/ U; t民主黨籍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

11年4月初才宣布隔年將角逐連任,而今天也恰逢拜登宣布投入2020年總統大選的4週年。
' i5 E9 q/ L9 O/ _, N0 d l
" i7 K& H, F( F/ t; Z( d
至於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是在2017年1月20日就職日當天,就提出爭取連任,並於2017年2月舉行首場造勢集會。但他角逐第2任期之戰2019年6月才以佛州奧蘭多(Orlando)的集會正式開跑,差不多是他開始投入2016年總統大選的4年後。
, }0 |! G$ q9 h
& M: d4 u0 ~7 ^
●年紀是否成為拜登連任絆腳石?
! l8 z) G0 V- F( S
( v5 p; W8 B& x0 \0 L. g拜登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在位總統,若做完第2任期,屆時已經86歲。拜登承認年齡是「合理」疑慮,但他對於自己有無能耐再選一次的問題嗤之以鼻,並多次宣稱:「都給我看好了。」
5 s: K0 E6 U- p% c; b! H! E& {3 O$ t: C' l# H
現在選民有機會看拜登表現,但這類疑慮不太可能退散。
0 m" D# L/ W; \6 V
* U U; i. H* C9 q2 E8 w7 O共和黨人經常強調拜登年紀,甚至也有一些民主黨人質疑拜登能否勝任2020年的競選承諾,扮演一條通往新世代領導階層的「橋梁」。
; J: s% M' R, a+ v% x
8 q: u& h! R0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暨共和黨初選參選人海利(Nikki Haley)已呼籲,75歲以上的參選人都應接受心智能力測驗。拜登與去年11月宣布參選的川普都超過75歲。
+ h' p" k4 y( b2 H* t8 Y. T2 V7 v7 d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不理會測驗的建議,並指出在拜登協助帶領下,民主黨人的期中選舉成績意外亮眼。尚皮耶2月時表示:「他們可能忘了總統過去幾年取得的勝利,我很樂意隨時提醒他們。」
5 b4 L4 X; h$ K5 O' ^
& ?* ~# v# K! s: c$ z
●尋求連任會改變拜登履行總統職務的方式嗎?
/ \1 ~. V$ J" q7 b& V: ^3 J) h- b4 J/ s4 p
拜登的幕僚堅稱不會有大變化,至少現在是如此。
1 w" ?) q4 {6 A4 g- s- _* ~, y
( a$ N( Q. {5 @! t6 T3 C Q
拜登明天還是會在白宮設國宴接待南韓總統尹錫悅,並計劃於今夏出訪。拜登也會跟最近幾個月一樣,繼續在國內四處宣傳他的政府協助在國會推動的法案。
/ t% b* z6 z/ @: F0 P# m
6 ?( C7 ~/ E* F8 a3 u' j$ l
拜登已造訪國內多地,宣傳一份兩黨共同支持的公共工程方案如何有助修復馬路、公路、橋梁、港口和火車隧道,另一增加聯邦支出的法案又可以怎樣支持美國製造業、降低處方藥價格,以及改善鄉村地區的寬頻網路連線。
9 M# C3 p8 M( k" n0 s) }
( P, p. u* \. |0 i/ [+ z這類活動經常模糊公務跟宣傳個人與黨之間的界線,之後這道界線只會愈來愈含糊不清。
+ v; T! m) k5 k( X" H5 X0 Q8 h% h1 \4 W
拜登在期中選舉的前幾週,頻繁批評忠於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極端」共和黨人威脅到美國的核心民主。隨著2024年選戰開始白熱化,拜登將繼續大力宣揚這項訊息。
1 e# Z+ W, N6 N! [4 f) G
- v2 ^* [1 v( X●拜登必須力爭民主黨提名嗎?
/ e8 F- o) H# T% Q
) \7 _: T2 c3 `8 {2 I可能不太需要。
5 T% N, `. l& J1 B- o5 h
! L1 o. B; o( J: E目前出面挑戰拜登的民主黨人只有心靈勵志類作家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與反疫苗鼓吹者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兩人在初選的威脅都不大。
, X# D$ i* d9 p& N9 `5 d$ X* J7 A
6 o. f4 ~$ [! r. o, e
而且今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全心全力支持拜登,未計劃安排初選辯論會,讓拜登不用跟威廉森、小羅勃.甘迺迪或其他潛在挑戰者同台。
! I/ j) V$ r; }( {$ s
# d, \) x9 T4 J: M4 J2 L; Q拜登的另一項利多是,南卡羅來納州初選明年將拉開民主黨各州初選序幕,取代愛荷華州黨團會議。拜登在2020年初選前3州都失利,靠南卡大勝才扳回一城。他個人指示2024年應由南卡先辦初選,除了鞏固他在當地民主黨人之間的聲望,可能也有助於抵消其他地方民主黨人對於拜登極其矛盾的心理。
6 q7 a k- C0 Z" U5 ~# d
* e5 i' q2 L# z+ H$ N4 j0 L2 i8 X美聯社與美國民意研究所公共事務研究中心(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Research)上週合作執行的民調結果顯示,只有26%美國人和大約一半的民主黨人回答希望看到拜登再選一次。但民調也顯示,81%民主黨人回答,至少他們可能會在大選中支持拜登。
& P6 s* Z9 s6 y) e
# a3 q Z8 ]- i$ B9 h: _0 `
●拜登的共和黨對手可能是誰?
( W( m, i. l: ]( K' ^
' n! w1 M% I1 L& s川普的聲勢在2024年總統大選的共和黨初選早早領先,可能於大選時再次對決拜登。
8 r5 W( d. P/ h. E% W4 j
3 a9 E" U; {' x- E, w川普去年11月就宣布力拚東山再起,但其他初選對手浮現速度緩慢,已宣布參選的其他共和黨人包括海利、前阿肯色州長賀勤森(Asa Hutchinson)、商人強生(Perry Johnson)、創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和電台主持人艾爾德(Larry Elder)。
6 G9 u. P0 k3 e: b. C; V9 O+ A5 B
- Y2 [# C& H3 B: c6 ]7 _各界普遍預期佛羅里達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可望與川普一爭高下,但他不急著宣布參選,其他可能投身選戰但尚未正式宣布的人還有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以及南卡州聯邦參議員史考特(Tim Scott)等。
8 j2 L. p( T! \3 B; e
' }6 i( p, Z: g/ W5 l
拜登執政團隊已為再次對決川普籌備好幾個月,但拜登的幕僚主張,就算是迪尚特之類的參選人贏得共和黨提名,仍適用關於信奉MAGA極端主義的許多批評,因為眾多共和黨高層在重要政策和社會議題上,都跟川普意見一致。
" f3 z2 x, T% Q9 ?; m) \
9 Z7 n7 N0 y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