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9國高峰會 矢言打造北海成為全球最大發電廠
中央社 2023/04/25 歐洲北海沿岸9個國家今天召開北海高峰會,與會領袖矢言加速擴大建置離岸風電、打造北海成為全球最大發電廠,盡快使風力發電機、電池等設備材料脫離對極權政體的依賴。
/ \* M$ U, e1 c1 P8 P
0 M7 f" ~8 M9 d/ ]* H& n首屆北海高峰會(North Sea Summit)是在去年由丹麥、德國、比利時及荷蘭4國總理召開,今年第2屆北海高峰會加入成員包括英國、法國、挪威、愛爾蘭及盧森堡,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再次出席。
4 m5 }% u4 w( d% _/ y! t
' u4 n% {: K1 x- c0 O( G6 h在比利時瀕臨北海的小城奧斯滕德(Oostende)引導與會高層參觀離岸風電設施後,主辦國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於記者會宣布北海離岸風力發電的共同建置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120百萬瓩(GW),2050年至少300百萬瓩。
( r8 t, p' K( I3 |! S% A6 ]5 s" f9 u7 R
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歐盟(EU)已設定2030年前所有風力發電裝置容量達到420百萬瓩的目標,但去年新增裝置量只有16百萬瓩,比原訂年度目標少了一半。換言之加速投資風電確有必要。
% }" k! Q* ?* n' V% y5 |( W1 V& j8 i1 ]+ \5 V4 x2 I
德克魯稱能源轉型是「我們時代的最大考驗」,而擴大投資北海離岸風電將使300萬戶歐洲家庭受惠,「歐洲將更綠、能源更獨立」。# R* g7 |0 n, t3 Z' {, E+ b
0 _6 L' ^9 [' H' k/ T6 M根據比利時政府資訊,匯入歐洲電網的風力發電機組有79%來自北海,其中英國的建置量最大,去年達14百萬瓩,德國以8百萬瓩居次。
: S5 F+ f `3 M" D5 [
" s. s: m; ~( X, i" L; R9國領導人在會前以「北海可成為世界最大發電廠」為題,聯名投書歐洲媒體,指出離岸風電是徹底擺脫俄羅斯能源、完成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助力,高峰會將促成各國整合北海離岸風電的電網、電力拍賣採購等機制,建立一套共同的電力系統。4 }- h0 \9 D' {) G0 a+ L
7 a- w: `7 _+ k% R投書寫道:「當全球溫度上升、極權政體有能力關掉我們客廳的電燈並停掉我們產業生產時,我們不能再為了(綠能)投資許可審查等待數年。」7 ?: P; ^2 w4 Z% s' x. V! [
8 |5 }( M3 J% V. G4 A" ]# i9 j他們強調「必須確保我們不會從一個依賴對象轉到另一個對象」。雖未點名,但如何避免從對俄國的化石燃料依賴變成對中國的風電設備及材料依賴,已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以來歐洲的能源議題焦點。
5 K. J. a+ {; I+ Y
b; Y. ~% f( V1 n7 b目前歐盟進口的風電和太陽能設備主要來自中國,中國的風電建置量也在近年超越歐洲,成為全球最大。北海峰會領導人共同表示:「我們需要為歐洲的綠色科技供應鏈創造空間,分散風力發電機的關鍵原料,包括電池等等。」
0 l- G5 q# {7 {. _; t& t5 u7 m l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等人都在記者會上提到「必須降低關鍵領域的對外依賴」。" n1 Q. e/ o( p
; A& ]3 \' W4 C$ g非沿海國但加入離岸風電倡議的盧森堡總理貝特爾(Xavier Bettel)說得更白:「歐洲曾是太陽能板的領導者,現在是中國;製造風力發電機的主要企業裡沒有歐洲,領先的又是中國…(要降低依賴)我們現在就必須行動。」
% t: P- e# t- A/ D2 h7 M; i& a; x- |1 ]# J! \) |; r M
日前傳出俄國間諜船在北海活動的新聞,北海國家領導人也表示將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盟加強合作,保障離岸及海面下的纜線等重要基礎設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