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23/03/15 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12日發表中東歐與台灣關係報告指出,過去3年歐台互動案例成長7倍,而中東歐貢獻近60%,為歐台關係的驅動關鍵,對中國的期待疲乏為原因之一。
) f( {7 _ K6 w1 G+ {, ~. A
5 Y+ F- n3 I5 c/ U! j* r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CEIAS�

日發表標題為「超越水餃聯盟:追蹤台灣與中東歐關係」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歐台在不同領域上的互動案例自2019年起已成長超過7倍,而中東歐(CEE)是歐台關係發展的關鍵驅動者,相互交流佔了2022年台歐國家與機構互動案例總數的近60%。
$ t: H* S' P- u: e( g7 u5 ?1 F6 D
) v" V, s* \; g, e" u& Q報告導言引用2021年6月立陶宛批准捐贈台灣COVID-19疫苗時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推特上所言:「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照看彼此!」立陶宛、捷克、波蘭和斯洛伐克的捐贈,使彼此政治氛圍更加融洽,甚至因都喜食水餃而被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命名為「水餃聯盟」。
; a p; U& Q8 T& ]* G% S9 t, p" H* T1 f
「過去3年,作為與台互動漸增的歐洲先鋒者,台灣與水餃聯盟的合作獲得台灣之外的認可」。報告指出,捷克總統大選勝出的帕維爾(Petr Pavel)與總統蔡英文通電話,表達希望會面,「顯示中東歐地區,特別是親西方精英對台灣新興的熱忱」。
" k; ]. |" P6 E, p0 ]6 M% v t
3 d# m6 R" S- V, ]- M% m+ sCEIAS長年關注台海局勢,設立「歐盟-台灣追蹤網站」(EU-Taiwan Tracker)。根據蒐集數據,2019至2022年間,台灣相關的活動出現重大成長。2019年,歐盟整體與台灣政府、國會、軍事、網路安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互動案例只有23件。
7 z/ S1 s$ X3 [' J
& E8 X, j6 v; a" O8 {) f1 B
而2022年,儘管仍在疫情復甦期,有記錄的互動案例就成長超過7倍,來到167次。其中中東歐國家佔近60%,為2022年案例暴增互動貢獻良多;而立陶宛和斯洛伐克與台灣的年互動案例數更高於法、德等歐盟主要成員國。
, `/ f9 `4 d8 o
d/ w( q A8 h! x9 L( G& t3 X報告寫道,台灣本身也擁有推動建設性關係的工具,包括COVID疫情與俄烏戰爭期間對夥伴的積極救助,「台灣展現自己作為可信賴與負責任的國際角色,共享民主與人權價值」。
4 [, f7 T- x7 c
7 X) G' _, p: O4 `. @報告研究對象為奧地利、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並比較這些國家對台策略、與台灣合作現況,以及各國對台與對中論述的角力。
' F! W* l5 `' P6 J9 X5 X
3 q7 g0 ]- H3 ]0 Y
研究指出,歐台「先鋒隊」國家為水餃聯盟4成員,與台灣的政治、經濟關係緊密。這4國在台灣都有代表機構,反之亦然。而捷克、立陶宛支持台灣聲量最大;波蘭、斯洛伐克則採取務實驅動路線。
5 V# i8 a$ f& m$ f# K/ T% f- D$ e$ t* ^" q
「務實者」則為奧地利和匈牙利,這兩國與台灣之間有重要的貿易與投資往來,但政治互動氛圍較為冷淡。
5 i L: @; Y9 p4 M' P3 W. ?% R
6 F$ ]. P4 l/ a' O8 w* J在政治互動方面,報告指出,官方互動在大多數中東歐國家仍是禁忌,因此國會比政府單位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若議員能以台灣之友身分動員時,更能推動該國與台連結。目前中東歐有8國成立國會友台小組;7國議員參與跨國國會挺台平台「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
7 V. Q0 ]% c' G4 C
) t4 H1 h' r6 G+ z2 I& f
然智庫表示,「平行外交」仍未被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可作為與台交流的促進者,並參與各國內部一中政策的辯論。另外,中東歐普遍缺乏台灣在內印太地區的認知,非政府組織與智庫可提供人民與政治決策者關於台灣與該區域的知識。
9 N/ G. I E1 @! d
8 T ~3 b) d' Q/ Y' [4 W3 o5 h% m" m
CEIAS執行長兼此報告作者之一馬杰(Matej Šimalčík)在歐媒歐洲動態(EurActiv)今天刊登的報導中分析,中東歐增加與台灣合作的主要驅動力有三:該區域出現多位批判中國的政治領袖、對中國承諾的失望,以及新的貿易機會。
0 d) O7 i4 [ @/ q
- X% ~1 ^0 R4 V4 }3 `8 a" M
「許多中東歐國家正在經歷對中國的期待疲乏,因而拓展與東亞合作的範圍,尋找該區域的新夥伴,包括台灣。台灣被中東歐視為高度發展國家,擁有提供新一波投資的潛力,尤其是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
8 p) L# D0 R+ f, J* [
/ C* R- u$ w. n! f1 n; B
智庫也提醒台灣避免發生和中國類似的狀況,建議台灣聚焦深化現有關係,不要耗費有限資源強推緊閉的門,「成功的合作結果將會說服更多國家開始與台灣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