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1/12 美國航太總署(NASA)與多國合作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拍攝到的新影像,呈現出距離地球20多萬光年外的一批年輕恆星團,給予科學家前所未有的機會,一窺恆星的誕生以及宇宙早期階段樣貌。
8 c9 k' A1 h$ S I' ~4 w
/ w. \9 Z! {! W* {英國《衛報》11日報導,這群年輕恆星星團名為NGC 346,位於小麥哲倫星雲(SMC),一直令科學家格外感興趣,因為這批星團的狀況類似「宇宙正午時」、也就是「大爆炸」後僅20億或30億年恆星誕生的高峰期,天文學家希望藉由研究這塊區域,能更了解第一批恆星是如何形成的。
+ K5 y. G- c2 E- s) T* e5 B. a2 S; d/ u. ^& |! m$ D. n/ S4 c6 p
這份報告第一作者、英國科學與技術設施委員會的英國天文技術中心(UK ATC)的韋伯望遠鏡研究員瓊斯(Olivia Jones)說,「這是我們首次能探測在另一個星系高、低質量恆星形成完整過程」,「這意味著,我們有更多資料以高解析度研究,提供我們有關恆星之誕生對形塑其環境影響的新資訊,甚至更深入了解恆星的形成。」
5 N% P o" n" O7 O7 z4 }; W- e- D8 ^
NGC 346星團當中包含恆星形成過程中初期階段的「原恆星」(protostar),韋伯的近紅外線相機追蹤絲狀氣體、塵埃正餵養著恆星的形成。之前的觀測探測到該星團中氣體和約是太陽質量5到8倍的更大質量原恆星,而韋伯望遠鏡探測到氣體、塵埃,和更小質量原恆星。
0 q5 R8 Q, u. d1 R* w3 \: S8 i) a2 f7 s1 d; y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12日引述瓊斯說法,「靠韋伯,我們具備可達太陽質量1/10的靈敏度,能夠探測還在形成過程中的非常低質量恆星,還有能夠看到它們的形成如何影響其所處環境的解析度」。
5 R9 ?- {$ p$ {( A! s1 z. D- y5 F3 c4 _! C
該研究團隊的歐洲太空總署(ESA)共同研究員狄馬奇(Guido de Marchi)說,「我們正見到不只是恆星的,可能也是行星的建築砌塊」,「由於小麥哲倫星雲有著類似宇宙正午時期的環境,那些由岩石組成的行星可能比我們先前認為的還要早形成。」
: u( z& v& M/ B* P7 c4 C
3 U' w' s/ N! y% 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