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9/04 李姓男子為首的4名假幣商,涉嫌勾結詐騙集團,以投資為幌,誘騙被害人向李等人購買泰達幣(USDT)後,再將被害人購買的泰達幣,轉入詐團名下電子錢包,初估將10多名被害人合計5000多萬元台幣全洗到境外。基隆地檢署昨以李等4人涉犯共同詐欺、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罪嫌向法院聲押獲准。
$ K- W$ X) Z& {4 L2 u
9 J# G0 F( l, \2 u" h基隆市警局科技偵查隊是在今年初陸續接獲被害人報案指,他們去年9月至12月間陸續投資,號稱可以獲取高報酬的虛擬貨幣,直到發現獲利無法提領,才驚覺被騙。
2 G+ g. F9 ]8 r! ^4 p1 p( Y$ f% z$ {) R
警方清查不少被害人為了賺取高報酬,有的一次投入400多萬退休金,有的甚至不惜抵押房子貸款參與投資,有的甚至還不知道自己被騙,繼續投錢中,遂於今年5月間報請檢察官陳淑鈴指揮偵辦。
# F7 k5 h$ a0 B/ G S" Y4 ?
8 J/ W6 K: O% C I1 x# @5 `$ a& P. U" Z
檢警清查被害人金流發現,詐團利用境外虛擬貨幣不易追查特性,先以投資為幌詐騙被害人,再勾結李姓、洪姓、戴姓與張姓等4名假幣商洗錢,讓被害人損失慘重。
; @9 ]3 ?, S1 w8 N. h5 Q
1 u! M; W3 o5 ?7 B, T3 c. | c4 X案經檢察官陳淑玲上月29日與本月1日指揮基隆市警局刑警大隊科偵隊、偵四隊搜索李等4人住處,扣得對帳單、電腦、手機、教戰手冊等證物,後向法院聲押獲准。
) u3 B8 i' {& l7 I p
( Z8 k. O" a: a$ K2 V* T' U檢警調查,李等4人均為假幣商,與詐團合作,騙被害人購得泰達幣後,依詐團指示將被害人購得的泰達幣,全轉入詐團名下難以追溯或匿名的電子錢包。
3 h9 W4 b5 `3 j- ?4 \& S/ Q8 n
( \9 w5 Q0 e. h n a3 }& H) @8 K2 m李等4人把被害人購買的泰達幣領給詐團首腦,替詐團洗錢,直到被害人發現投資獲利領不出來,有去無回,才知被騙,初估李等4人累計將被害人台幣5000餘萬元洗出境外。
; G8 @ J5 b4 t: x( {. \2 L! z% i1 M
1 Q3 _3 f3 d7 X3 P檢方認定,李等4人涉犯共同詐欺、違反洗錢防制法與組織犯罪條例等罪嫌重大,昨向法院聲押獲准,並溯源追緝詐團幕後首腦中。
9 n' x" p8 F/ M ?9 D6 d( v. |
' q4 @7 c/ ^( g+ s( [& ~9 t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