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少年易遭詐團吸收 司法院曝6大真實成因

少年易遭詐團吸收 司法院曝6大真實成因

自由時報 2023/04/28 少年犯罪不會留下前科,且多由少年法庭處置,近年來成為詐騙集團吸收的對象,司法院為了因應「曝險少年行政輔導先行新制」即將於7月1日施行,27日召開主任調查保護官業務聯繫會議,會中曝少年易遭詐團吸收的6大真實成因。' V2 r" C3 p- B% P0 ]' F, K
5 N2 d/ t; s0 g# k2 v
與會的主任調查保護官分析少年詐欺犯成因,包括:求職不易、欠缺法律常識、心存僥倖、同儕關係、社會經驗不足、網路陷阱等6大原因,導致易受不法集團或不良組織利用,而參與詐欺行為。
, M6 L' v! D8 k4 u
! c9 q& ^+ h3 E0 S  \& G- U3 x" m保護官認為,解決方案可分為前端、後端兩部分,前端包括強化學校教育、網絡合作及法律宣導等預防措施,後端的司法部分,則依個案少年的保護需求,連結相關輔導資源,就強化同理心、培養理財觀念、提升生活技能、職業培訓及就業媒合等面向,進行保護處分的執行,以協助少年遠離詐欺集團組織的吸收及剝削。( q. ?, X8 E( x7 T6 l
5 [' W& H9 F7 G- S8 |' \
會議由各地院與各縣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針對曝險少年行政輔導先行機制的銜接規劃及籌備情形,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分析少年詐欺非行成因。會中並決議深化少年詐欺非行保護處分的輔導;修訂業務相關參考手冊及;試辦新版少年事件審前調查報告等事項。/ h( ?6 _# ]& v7 F. z9 d
& P$ \8 d8 S* @0 W5 M
有關曝險少年行政輔導先行機制的銜接規劃及籌備情形,會中提出諸多意見,例如:現行少輔會人力雖逐步到位,惟其輔導少年的專業背景及經驗不足;少年隊主管或少年輔導員異動頻繁;新興毒品檢驗效能的提升。後續均將由中央及地方行政機關積極協調、共同克服,以利新制推行。
8 R) x- [0 h& Z9 }
& O& Q% W) q' [  o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廳長謝靜慧表示,落實少年司法個別化處遇,必須以分析了解各案件類型的少年特性為基礎,發展輔導策略,並適時透過意見交流,建立各類案件的輔導架構,深化個案少年的保護輔導。司法院將持續透過業務聯繫機制,與所屬法院共同實踐少年事件處理法「維護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的精神,保障少年的最佳利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