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4/03 您在臉書中,是否見過「大數據診股神器」、「股市高勝率心法、進群(LINE)免費,短期獲利不是夢」的廣告?這很可能就是近年新興的「投資詐欺」,不少人誤信此一迅速致富的騙局,先下載APP,或於來路不明投資網站建立帳戶,匯款投資後,也確實見到帳戶內的利潤迅速翻升,卻是「看得到、拿不到」,甚至有醫師被騙2300萬元。
2 V5 g g% C4 v O; v
; a! Q1 b( c) o台中市警局統計發現,這2年間,新興的「投資詐欺」已經擠下「網路購物」、「分期付款」等詐欺手法,「投資詐欺」的件數與單筆受騙金額,都躍居第一名,警政署也警覺此一新興騙術的危害,上月間廣發手機簡訊,「加LINE投資風險高,投資廣告勿輕信,下載APP、加LINE好友或註冊網站投資必有詐」,希望能壓制此惡行。
# R9 z2 J! @+ h( r) l
1 R6 L0 P7 R& P: \! v4 r台中市警局刑警大隊經濟組長吳柏寬,就以台中市的案件分析說,新興「投資詐欺」已連續2年(2021與2022年),成為中市件數最多的詐欺類型,2021年�

9件,總金額1億1573萬餘元,平均每件將近30萬,去年2022年為339件,總金額85145萬餘元,平均每件逾25萬元,不論是件數、金額,都居中市各種詐欺之首。
6 E( b4 _: z2 B$ l
2 {6 W# f& C4 K) k
至於第2名,是已十多年歷史,老掉牙的「解除分期付款」,第3名則是「假網拍」(在網拍平台售物,買家匯款後不出貨,或出假貨濫竽充數),歷史悠久的騙術「猜猜我是誰」則是第4名。以「假網拍」為例,去年有163件,件數雖不低,但失金總額為956萬餘元,平均一件5萬8000餘元,遠低新興「投資詐欺」的25萬元。
+ T+ n% \" L& Y( Y% q
2 d2 W/ M4 G' n1 M& v4 Q$ _) F
刑事警察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公布一個值得警惕的案例,詹姓醫師先加入名為「外匯投資LINE群組」,裡面有自稱投顧老師與會員的騙子約50人,他們唱雙簧吹噓投資外匯、股市與黃金,收益極豐厚假象,詹醫師忍不住誘惑,加入「Tyson Global」投資網站,先匯款300萬元試水溫,不到一週獲利60萬元(20%),對方也「口頭」願意讓他取回本金與獲利。
2 I. S6 Z U: }! B& e. R
0 e$ H! P1 u( d# j% L
詹醫師放下戒心,野心大爆發的他,一口氣投入2000萬元,不到2週獲利高達一倍,大賺2000萬元,帳面總金額4000多萬元,他想獲利了結,騙徒卻要他先繳納500萬元保證金,詹不願意繳,對方遂已讀不回,這些錢都領不回來,中打發現詹醫師匯至人頭帳戶的錢,層層轉匯到28個人頭帳戶,只抓到下遊洗錢車手,抓不到首腦,這些錢也可能追不回來。
* C) c! j: o; T
. v' H) O; N! Z4 [6 T9 C* y' x
中市警局刑警大隊偵一隊長謝岳熹也提供類似案例,李老師見到股友社小廣告,加入一個投資的LINE群組,又再加入一個投資網站,該群組盜用某跨國公司執行長之名,這位執行長是台灣人,老師認為成功企業人士操盤,絕對沒有問題,陸續投入1000多萬元,很快獲利8萬美元(約台幣240萬元),但卻領不回來,境遇與詹醫師完全相同,氣得寫電子郵件向執行長討錢,執行長委託朋友向警方報案,警方發現詐欺源頭是柬埔寨,卻也就到此斷線,目前還在偵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