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前8月臨櫃阻詐近49億 國泰、中信銀居前2大
自由時報 2023/10/19 攔詐阻詐是政府與國內金融機構積極推動的重大目標。金管會今天(19日)公布最新統計,今(2023)年1至8月金融機構臨櫃關懷攔阻金額為48.8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78億元、增加24.05億(97%);其中,個別銀行阻詐金額最多的前三大,依序為國泰世華7.2億元、中國信託5.81億元及中華郵政4.69億元。( i* e' E1 i0 j# k W
; Y: {& G2 w! J2 i" V) S. s金管會官員表示,希望透過各項精進作為,減少民眾財產損失,保障合法經濟,以健全我國產業發展。其中,透過臨櫃行員主動關懷客戶、提高警覺即時通報,配合警方力阻民眾受騙。( y" Y; c4 ^5 k$ a( c
3 Q" {1 {% S1 }* a( i' s! o2 c4 e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金融機構臨櫃關懷攔阻金額為48.83億元,較去年同期24.78億元,年增率為97%;今年1至8月攔阻件數達7201件,較去年同期的4801件,年增率為50%。
; c' v1 D5 C8 q5 }' D1 r5 l! h( Z, M1 i/ Z" {
金管會也同步公布,成功臨櫃攔阻詐騙金額的前10大金融機構,由高至低依序為國泰世華7億1996萬元、中國信託5億8114萬元、中華郵政為4億6926萬元、台北富邦3億1842萬元、玉山銀2億9902萬元、臺銀2億3678萬元、元大銀2億3649萬元、永豐銀2億2725萬元、合作金庫2億969萬元及台新銀1億6658萬元。. a$ p4 X9 u3 q6 D
2 j! \3 m3 d- t- z6 Y$ U$ }/ W金管會官員表示,在各類型詐騙手法中,以「假投資」類型最為常見,其次為「假親友」與「假購物/網購」等類型,普遍詐騙手法多透過線上通訊軟體誘導民眾匯款,或要求民眾臨櫃時迴避銀行行員的關切詢問,切勿洩露通訊對話內容,並以買車、購屋、裝潢費或親友需急用現金等理由掩飾匯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