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10/01 潘姓男子等詐騙3人組瞄準投資骨灰罈民眾,聲稱有買家要高價收購,事後卻又以骨灰罈有瑕疵為由,假裝交易可能破局,3人看準民眾不願放棄高利潤的心態,順勢推銷自家骨灰罈,接著又以協助代墊、主管發現等理由,持續誘騙被害人匯款,總計8人共被騙超過1400萬元,新竹地院依詐欺取財罪判潘男11年11月重刑。
& G0 M& x$ K1 O% N
1 e7 [+ H! f& B( t( N& w: }6 A+ e. S法官調查,3人從去年6月起先以不詳方式,取得手上有塔位及骨灰罈等殯葬商品亟欲脫手民眾個資,由于男、陳男主動聯繫各被害人,了解其手中殯葬商品的詳細內容及財務狀況,並逐步取得被害人信任,之後佯稱有「買家」欲以高價收購被害人手上的殯葬商品,並均相約在新北市永和地區某大樓內或彰化市立殯儀館與「買家」見面。
/ A2 U8 b6 i, `: U+ B1 g2 c
, z! M2 y. n* k7 r+ S& M其後,在與「買家」共同檢查被害人手上骨灰罈時,骨灰罈「必然」會被2人說成有破損或瑕疵等狀況,導致交易面臨破局,此時2人利用被害人因骨灰罈有瑕疵而慌亂,又不願交易破局狀態,順勢推銷販賣自家的骨灰罈,使被害人支付現金。
2 S, ], N% x1 h
+ |2 Y# g; l+ {# j% @8 c
然因骨灰罈所費不貲,當被害人財力開始無法負擔時,2人便佯稱可協助代墊部分金額或與被害人合資購買,促使被害人儘速交付現金。
' D4 S2 h1 y/ m) D) ?" y. b: M
" C+ k% m2 F. r接著輪到潘男以公司主管或稽核部門角色登場,向被害人佯稱于、陳代墊或合資一事東窗事發,此行徑違反公司規定,或掰2人發生車禍等意外,為免先前談定的交易取消,被害人必須將不足金額補給他。
, G8 b8 u' a# E, e1 l. P$ Q& [
: U" v: T: I+ K" @& j" \5 F潘男等人均矢口否認犯行,辯稱均為個人行為,並無與他人犯意聯絡,然而法官認為本案被害人之間,互不相識,卻不約而同遭到3人以相同套路手法詐騙,總計8名被害人共被騙1400多萬元。
5 L' `2 Z' ]1 r
! }1 J; }) G* m" J' G% w Q+ k" i法官審酌3人所為,非但侵害他人財產法益,並嚴重危害社會信賴關係,法治觀念極為淡薄,犯罪手段顯示惡性甚為重大,最後依詐欺取財罪判潘男11年11月、于男9年10月、陳男5年11月,此外扣除已和解金額後,3人犯罪所得�

00萬元宣告沒收。